本作品形式借引學校與嘉義舊城聚落文化歷史紋理,運用環境的文化符與校園南側圍籬兩棵老榕樹相呼應,以傳統民居之「穿瓦衫」牆、眷村聚落現存的錯落屋瓦波浪形體空間構成形式之美,轉譯成為校園空間的藝術,尋找公共藝術精神意象主要結構形式語彙的來源。
整件作品聯繫舊往代表臺灣傳統式聚落建築的視覺意象,運用一年之中陽光起落的美麗變化,結合校園運動跑道慢跑的環狀必然軸線,創造出因應視覺與運動的色彩型態變化,啟動視覺的行為美學。
尋求「藝術語意」、「空間行為」、「創作材料」的三層特性,能適當詮釋學校廣告設計科、資料處
4275
公共藝術
公共藝術
臺南市 東區
http://publicart.moc.gov.tw/index.php?option=com_works&view=detail&Itemid=409&id=2426
2009
顏名宏
左:1630 × 1000 × 64cm、右:1580 × 1000 × 64cm
聚碳酸酯裝置Polycarbonate(PC)、彩色透明壓克力板、不銹鋼圓管、鋼板
1
光彩街69號
更新日期:1/21/2021 2:53:28 PM
瀏覽次數: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