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歷史洪流的 牯嶺街小劇場
原址於日據時期(西元1907年)為日式宿舍。1945年,國民政府接收後,是為台北市警察局「第七分局」,並於1954年擴建完成為 三層樓建築體。至1993年,因應行政區劃法的調整,警察局名稱先後再更易為「古亭分局」及「中正二分局」。
牯嶺街於50、60年代漸趨發展為以集中舊書攤集市而聞名的街道。迄1972年,台北市政府為了整頓交通與美化市容將牯嶺街的舊書攤拆除,留下的舊書店也愈 顯稀少,爾今已難以在牯嶺街上想見當時情狀。2014年本建築公告為歷史建築。
1995年,「中正二分局」遷至重慶南路與南海路的現址,原址經藝文界人士奔走爭取,臺北市政府乃於1996年將該址規劃為藝文劇場。至1998年臺北市政府新聞處將「中正二分局小劇場」委託民間藝文團隊營運管理,為國內唯一定位為前衛劇場之表演場所,亦為台北市首件閒置空間再利用案例。1999年,新聞處移交該業務予輔成立之臺北市文化局,賡續市產空間委外政策。並於2001年,再易名為「牯嶺街小劇場」。2014年本建築公告為歷史建築。
「牯嶺街小劇場」歷年來營運管理團隊:
1998~2001 台北市小劇場聯盟
2001~2005 如果兒童劇團
2005~2014 身體氣象館
2014~迄今 身體氣象館
臉書即時動態 http://www.facebook.com/GLTA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