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台北 » 歷史資產查詢 » 歷史資產明細
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
簡介
東和禪寺位於臺北東門外,原稱為曹洞宗大本山別院,由日僧初建於一九0八年,設計者亦為日人入江善太郎。至一九一六年附設佛教學校,供僧侶與齋友的子弟就讀,學習佛教教義及普通常識,一九三五年改名為私立臺北中學,戰後再改稱為泰北中學。一九三0年在大殿之前建造高聳的鐘樓,目前仍存在,但大殿及其他古老的建築因曾被軍隊及民眾佔住長期遭到破壞,近年被拆掉了,至為可惜。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屋頂為單簷式歇山,舖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頗富空靈之韻味。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本建物原指定名稱為「東和禪寺鐘樓」歷經調查研究及相關史料分析,為符本建物之原始使用精神,故將名稱回復為日治時期之寺廟名稱。經查閱相關史料後,變更名稱為「曹洞宗大本山臺灣別院鐘樓」,以符實際。
案件編號
AA09602000034
資產類別
古蹟
現況
鐘樓整修完成,位於開放空間,易於觀賞。
註冊日期
6/5/2012 12:00:00 AM
官方文件編號
北市文化二字第10130329700號
所屬城市
臺北市 中正區
資產範圍
台北市中正段一小段440地號
註冊理由
鐘樓的建築深具特色,雖屬鋼筋混凝土的結構,但細部皆採循章法製作,屋頂為單簷式歇山,舖日式黑瓦,脊頭置鬼瓦。二樓內部懸吊一口大銅鐘,外部出挑平座欄杆,頗富空靈之韻味。一樓使用粗面石塊,闢拱門出入,有如城門。這原是日本桃山及江戶時期流行的建築風格,至二十世紀,形成近代和風建築。
法源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
網址
http://www.culture.gov.tw/frontsite/cultureassets/caseBasicInfoAction.do?method=doViewCaseBasicInfo&subMenuId=26&siteId=MTA1&caseId=AA09602000034&version=1&assetsClassifyId=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