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興陶房
藝術家
張家興&吳玉玲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eab81e82-3b68-4ce3-8633-cf91282173d0.jpg
內容
「夫唱婦隨」是張家興與吳玉玲夫妻的最佳寫照,一個是美工科畢業,一個學美髮,卻因對藝術的愛好而結合,鎮日與泥為伍,生活樂陶陶!
  
十幾歲時,張家興就體認自己必須選一項專業深入研究,他沒有選擇繪畫或雕塑,很直接地選擇了陶藝,因為他認為陶藝很多樣化,集合了所有藝術於一身。他與吳玉玲是國中同學,兩人當時都對美術充滿興趣,因而成為談得來的朋友。兩人結婚後,張家興專注於陶藝,吳玉玲也在耳濡目染下作起陶來。十六年前,因為同學在美濃成立工作室,邀張家興共同創作,夫妻倆於是搬到具有濃厚客家文化氣息的客家村。
  
1998年,張家興與吳玉玲在美濃成立「興陶房」工作室,工作室的前身是一間舊鴨舍,但是,搞藝術的人總有辦法化腐朽為神奇,一段時日的整建後,它就變成了一間花木扶疏的幽靜雅舍。
  
學生時代的張家興如同海綿般不斷吸取陶藝知識,更敢於求新求變,因此當時以純創作品居多,歷經各種美展參賽與時間的淬礪,作品曾入選第十三屆全國美展、第一屆金陶獎,更連續三年獲高雄縣美術展前三名,榮獲永久免審展殊榮,並參與十餘次展覽。目前他將創作陶與生活陶並進,畢竟,陶器本來就用在生活上。近來,他以蓮花為題,結合純金創作出了一系列既有實用性、亦具個人精神之作品,頗獲市場迴響。
  
從小就寫書法的張家興習得一筆好字,他謙虛地說:「不能成為書法家,只好把書法運用在作品上。」在〈花韻行草香塔爐〉中,張家興取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句書寫行草,運用高溫還原燒技法,再以金水裝飾蓮花,三度進窯燒製;為使花朵呈現立體效果,他以篆刻刀於陶上鑿出泥石之肌理,使整件作品在沉穩寧靜中呈現低調的奢華氣味。
  
〈蓮心茶韻壺組〉有西洋造型的壺身、圓潤飽實的壺嘴,一朵純金出水蓮花則挺立於壺身上。為了創造視覺的多層次感,張家興以刻刀作出一凹一凸的斜紋,突顯蓮花的卓然美姿,延續壺身的金,壺紐亦以同樣質材塑之,一旁的茶海亦以同調性作搭配。同屬於近期作品、型制相仿的〈蓮心行草茶罐〉,其罐身與壺蓋串連出圓融之氣度,搭以牛樟木雕刻而就的橢圓壺紐一脈相貫,為凸顯金色荷花的貴氣之姿,壺紐之木頭質感與之相呼應。張家興於繪製蓮花之前先上一層化妝土,使其呈咖啡色澤,並以篆刻刀鑿出陰陽肌理,烘托出更多層次的視覺美感。
  
凸出,才有被看見的機會,因此,每個藝術創作者莫不竭盡心力,創造出自己獨特的技法與風格。張家興歷經多年,以相思木木灰調製出自然的釉色,使其作品呈現自然古雅之趣。〈蓮心茶罐〉以蓮花生命週期為表象,實則意喻生命的循環──生滅有時。壺紐以檜木雕出蓮蓬造型,下方鋪陳出兩條金色緣線,蓋子周邊則雕以中國圖騰紋飾,由上而下,表現出生命的生息本質,作者更藉由陶作冥思生命的真諦。
  
相較於張家興的細膩溫雅,半路出家的吳玉玲,其作品則呈現豪邁不拘的粗獷生命力。〈黥面燈飾〉係以早期泰雅族原住民臉上的刺青為題,一公一母。吳玉玲以第三者的角度詮釋原住民過往的文化特色,作為回溯象徵生命特質與莊嚴符號的巡禮。作品如同面具的造型,以金色流蘇、鏤空雕飾、色澤及形體的變化,表現男女的陽剛與陰柔,讓人深感參差交錯的情趣,使實用的生活陶也能具有藝術造型與意涵。
  
身為人妻、人母,親情自是創作的泉源。〈扶持〉是吳玉玲「親情系列」的作品之一,其抽象形體透過釉色區分出男女角色,經由流動的線條,釋放出細膩溫潤的情感,同時以重複點染的方式,強化立體花朵浮雕之厚度,整體充溢恩愛圓滿之幸福感。在可當香爐、花器使用的〈祥雲缽〉中,則以厚實、不規則之祥雲體做為器型的表現,運用如意雲紋做金飾,別有禪意在其中。
  
「在美濃生活像在國外生活一樣,因為在這裡沒幾個熟人,可以很自在地創作。」美濃保守的民風及客語環境讓張家興一家人甚少與外界有頻繁的交往,儘管處於他鄉異地,但他覺得美濃的自然的大環境是絕佳的創作之地,而且有陶就不寂寞!(32期)
營業時間
預約制
電話
07-6814455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12.html  
地址
84342高雄市美濃區福安里福義街3-1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