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竹南蛇窯
藝術家
林瑞華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75c72242-ef7b-4e82-b930-3303ddeb3f90.jpg
內容
1972年人稱「阿添師」的林添福率領眾師傅,於苗栗竹南現址創建了「竹南蛇窯」,是臺灣少數保存完整而仍可繼續燒製的傳統蛇窯。林瑞華是「竹南蛇窯」第二代窯主,19歲起協助父親阿添師經營「恆發陶瓷廠」,學習傳統陶藝,鑽研手拉坯及手擠坯,擅長蛇窯司火技藝,並不斷創新柴燒技法,司火技術成功超過1500℃高溫,創下臺灣柴燒新里程。
 
林瑞華指出30年前,像父親所建燒瓦的窯廠光在苗栗就超過1000個,苗栗縣轄的竹南、造橋、豐富及後龍等火車站,都是為了運送磚瓦而設置。然而短短的幾年間,器皿、水缸、甕砵等民生用品需求消失了,禮品製作也消失了,這些全被石化工業所興起的塑膠品所取代。不僅生活陶器市場瞬間消失,連建築領域鋼筋與水泥的組合也逐漸普遍,新式的房屋建築不再需要磚瓦,如此大轉變讓窯廠一間接著一間消失了。當時仍未從事陶藝的林瑞華,在心理卻升起一股使命感,他要將這些技藝留下來,他說: 「窯廠倒閉了, 可是這些陶藝技術匠師們的技藝還是很棒啊,忽然沒了應用空間,人才只會漸漸地凋零。」也就是仗著這股強烈的企圖心,林瑞華讓我們能夠見到現今竹南蛇窯的發展,臺灣的陶藝也因為他的這番心境轉折,而有了嶄新的道路。
 
林瑞華指出一般人以為柴燒窯只能燒低溫的陶器,是錯誤的觀念,其實以前生活陶器只需要低溫即可,不需要高溫燒製。林瑞華指出「商」朝是中國陶藝的起源。後續漢朝有了「青釉」、「綠釉」及「銅」原料,唐朝衍生出同樣也是銅的「鈞」,只是改採了缺氧的燒製方法。唐朝製窯爐的技術也愈發成熟了,甚至後期煉製出「鉛」,因此產生了唐三彩。後代陸續推展,清朝發展出「鐵釉」,元明清朝有了「鈷」產生了「青花瓷」。研究推演至今,他總結說:「陶藝不應該只追求釉料,這樣等於是為了一件外衣不停去煩惱及演進,這樣陶藝一樣會沒落。」有了這樣的觀念再加上林瑞華看到柴燒窯頭區域的釉彩,所謂美麗的「窯汗」,因而定義出「窯汗就是釉的母親,就是釉母」。
 
林瑞華說:「一直以來的人只是將這個美麗的外衣披覆在陶藝之上就形成釉料,演變到後來卻變成偏執的尋求各種不同的重金屬、追求顏色的變化。」林瑞華因此開始只做窯汗的創作,而要做窯汗就不能只採低溫的燒製,那樣的燒製溫度土還是土,唯有高溫燒製,產生質變的陶器之後再披覆上自然的釉汗,才是能真正達到自然釉色的呈現。他說:「一個質變的陶土,一個不需要擔心華麗外衣的陶土,就是窯母的小孩,就是一個有靈性的陶器。」
 
過程中林瑞華也曾經嘗試用別種窯爐去複製美麗窯汗,最後發覺窯汗居然無法用其他款窯爐產生,非得用柴燒窯才能燒製出來,他認為這是因為窯爐所採用的能源不同之故。他說常見的窯爐能源可分為電、瓦斯及木柴,此三種不同能源分別是三次能源、二次能源及一次能源。其中木柴是有生命體,沒有被地球改變,裡面仍然還會大量的微量元素,因此能夠產生窯汗,其他兩者經過多次的工序已經失去屬於大自然的微量元素,因此無法產生窯汗。他說他從陶藝出發,用心地去思考文類的文明、釉料的由來、能源問題及未來性,才能讓他對於陶藝的未來充滿希望。
 
林瑞華以他投入陶藝的前期為例,他說當時全臺灣的柴燒窯大約四座,這些年來,柴燒窯在他的推廣下已經有300座的數量,他推估今年會超過400座。他認為現在已把陶藝曾失去的部分找回來了,如果持續將這個觀念拓展出去,柴燒窯絕對有未來性,陶藝也能發揚茁壯。近期林瑞華積極地參與海內外展覽,目的就是要推廣柴燒釉母的觀念。他更企望將「釉母」與臺灣進行結合,將「釉母寶島臺灣」的形象推展到全世界,期待臺灣的陶藝的光榮前景。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50期

營業時間
周末及國定假日 09:00~17:00
電話
037-624473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106.html  
地址
苗栗縣竹南鎮公館里7鄰大埔頂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