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瑪駱木雕工作室
藝術家
林阿隆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43f4185f-ebb5-478a-a927-6b01a1a4d063.jpg
內容
五十年餘前,一個原住民小孩因常聽漢人說:「讀書才有前途」,他不顧家人反對,為了要唸書而離家出走。知識的澆灌豐饒了思維,他先後當上小學老師、主任,更為了發揚族人文化而學習木雕,成為工藝家,將文化與技藝傳承給學生,這個努力向上提升、往下傳遞的人就是林阿隆。
  
早年原住民以務農維生,多數生活艱苦,只能餬口。五十餘年前僅有少數孩子能受高等教育。出生在花蓮光復鄉的林阿隆也出自農家之門,家境並不富裕,「小時候幫農、看牛,可是,我喜歡看書呀!不喜歡做農事」,個性樸實、溫和的他直率地說出心中語。
  
林阿隆個性溫和,但卻有顆不服輸的心,不甘順應上一代承襲當農夫。國小畢業後,他考上鳳林初中,但是家裡經濟繳不起三百元的學費,最後還是靠山地獎學金才進入花蓮初農就讀。「別人在玩,我躲在路燈下看書哪!可是用功也沒用呀,家裡沒錢還是不讓我升高中」。回憶當年,林阿隆的語氣中仍透著無奈。為了想繼續唸書,他到花蓮糖廠打工賺錢,一個月四百八十元,那時他心想,有錢就可以繼續唸書了。
  
「還好當時政府有培育原住民師資,我才進能去臺東師範學校唸書。」1968年從師範學校畢業後,他選擇返鄉服務,因為熱中繪畫,幾年後又進入花蓮師專美勞組進修。臺灣各原住民中,阿美族漢化最早且深,因此相對地在文化上的保留也較少。林阿隆從那時開始追思自己文化的根源,翻閱文獻了解阿美族的木雕、舞蹈、陶藝。擅長繪畫的他在1980年嘗試將平面的繪畫轉成立體的雕刻,參加雕刻研習班深入了解木雕工法,並在學校推廣木雕創作教學,規定學生畢業前要交出兩件作品,此舉除了使木雕技藝得以傳承外,也陶冶了孩子們的心靈。
  
對藝術工作者而言,從文化與生活中萃取創作靈感是最便捷且常見的方式,林阿隆因為受過高等教育,因此在創作時他並不一昧依循傳統,而是將傳統與生活經驗相互融合,並從中加入自己的思維與創意。其創作主題分為:阿美族的傳統建築太巴塱祖屋,對阿美族母系社會的讚揚,父親的輔佐角色,用月亮做表徵,熱情洋溢的傳統舞蹈,農耕情景等五大類。
  
漢人社會中,男尊女卑是傳統,母系社會的阿美族則反其道而行,「女人為大」,家中大小事都是女人權柄在握,財產亦歸女人所有。據此,林阿隆雕了一對作品,一為〈大口〉,一為〈小口〉,描繪張著大口和張著小口的兩張臉像。他說:「〈大口〉是太太,〈小口〉是我。太太大聲叫,我就輕聲應,阿美族女人最大。」林阿隆藉此件作品解釋母系社會裡的夫妻相處之道,粗獷的線條同時展現了木雕特有的拙趣。在幾何圖形的妝點下,林阿隆在〈兩小無猜〉裡,則以樸拙的刀法表現公主與勇士的甜蜜。
  
和許多原住民族一樣,阿美族崇敬天地自然景象,作品中經常可見日月星辰、草木果實的圖騰。除了〈兩小無猜〉的圖案飾邊外,林阿隆的〈四面埋伏〉以擬人化的方式將太陽尊為神祉,意表遭逢任何困難,太陽都會化解族人之難。
  
太陽是母親,父親就是月亮,在構圖看似抽象的〈五所不在〉中,四角的圓洞如月,意喻阿美族男人,圍繞著中間的太陽──亦即母親,眾月拱陽是部族不變的傳統。同樣使太陽居於中央,〈百步蛇〉卻運用了原屬排灣族特有的百步蛇圖騰,飾以阿美族的黑與紅圖騰顏色,用兩者的混搭來說明族群融合的概念。
  
風格多樣是林阿隆作品的特色,他的浮雕多半刻畫傳統的原住民生活風貌,但粗獷的刀法中可見細膩之處;其立體雕刻更是凸顯了這一點,其雕刻線條粗獷、簡潔,帶著憨厚與趣味,從神情即可閱讀作品的寓意。除了木雕外,林阿隆也做絹印,他採集臺灣各族的原住民文化為題材,以拙樸卻又靈動、逗趣的筆觸,刻畫出手足舞蹈的原住民。在鮮麗而調和的色彩表現下,他作品中的圖騰與傳說都成了文化與創意的絕妙融合。(35期)
營業時間
每天08:00~17:30,周三、周日上午休息
電話
038-702693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82.html  
地址
花蓮縣光復鄉武昌街8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