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龍鳳祥交趾陶藝社
藝術家
呂勝南(呂咏磬)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30353af9-57e7-4d18-ba44-343b63caae93.jpg
內容
廣東五嶺以南古稱「交趾」,當地陶匠發明了集捏塑、彩繪、低溫燒窯技術於一身的工藝,故稱「交趾陶」。交趾陶是臺灣傳統中式建築(如廟宇)的裝飾,源自唐三彩,是一種低溫彩釉軟陶,主要都在民間發展與延續,於清朝道光年間傳入臺灣,在寺廟建築中發展起來。交趾陶是一種兼具樸實婉約和鮮明亮彩的傳統藝術,而嘉義正是臺灣交趾陶的故鄉,當地文風鼎盛、工藝發達,日據時期交趾陶工藝家葉王的作品參加萬國博覽會,技驚世界各國,嘉義交趾陶因此聲名遠播。至今嘉義地區仍有認真的交趾陶藝師積極地傳承這項彩陶藝術,曾榮獲第二屆國家薪傳獎和第二屆工藝之家殊榮的呂勝南,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近年來積極於將現代工業設計引入交趾陶創作,藉以吸引年輕族群,為傳統技藝注入新生命。
 
提起學藝歷程,呂勝南很快細數:「十七歲時,因為家境緣故,我開始學徒生涯,師承臺南廟宇建築名師紀淵貴,學習雕塑、雕刻技藝、寺廟彩繪等。二十四歲獲得林添木師傅指導,自此開啟了交趾陶創作生涯。」1987年,習藝有成的他在嘉義設立了「龍鳳祥交趾陶藝術工作室」,在這期間,他的生涯不僅穩定茁壯,也展開了另一個意料之外的方向。
 
呂勝南回憶,有次因緣際會,他訪視了嘉義監獄的受刑人,這次經驗讓他有感而發,興起了將交趾陶帶進獄所的念頭,後來這個理想於1993年正式實現。在包括嘉義監獄、臺南看守所、臺南監獄、雲林監獄、臺北龜山監獄、臺北少年觀護所、彰化輔育院等七個單位中,他結合人格感化、技藝傳承與以藝術淨化人心的理念輔導受刑人,在十六年的歲月中作育英才無數。他解釋道,自己的目的是希望提供給他們自立更生、回饋社會的機會。幾年前,為了使國寶技藝能薪傳延續,他更接受了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的聘請,擔任文資所的正式講師。「在學校教課是傳承,在監所教學是救人。」這兩段經驗為他的創作和人生打開了更廣的視野。
 
呂勝南自承,監所就是最好的創作地點,「因為在裡面的時間長,不但可以教學寓教於樂,又能專心、專注……相對地,也給予了受刑人學得一技之長的地方,將來出去幫助其謀職就業,何樂而不為呢?」雖然接受這份使命,必須有相當大的勇氣,但每當看見受刑人的創作,做出來都很像創作者自己,亦即所謂的「相由心生」,他便覺得這是個引導學生向善的契機。怎麼說呢?呂勝南說明,他以忠孝節義的故事為教學素材,在這一來一往的潛移默化過程中,學生便可能慢慢修正行為,改過向善。呂勝南的用心良苦與熱心公益,曾讓他獲得臺南地檢署檢察長特優榮譽觀護人獎、法務部部長獎、參與監所教化保護事業有功人士等殊榮。
 
交趾陶的內容大致為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或歷史文學,前者多為祈福,後者則以教化為主。傳統題材以「人」為中心,搭配其他動物、植物等,主從分明,統一和諧。其造型特緻細膩,不但要將人物的眉眼、髯髮、手足,動物毛、鱗、爪,以適當的比例捏塑,更要強調體態、表情的傳神和鮮活度。從捏塑、黏接、上釉到兩次燒製,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有差錯,否則就會前功盡棄。由於求好心切,呂勝南總會在燒製完成後仔細檢視成品,只要一發現瑕疵,即便不易察覺,也堅持打碎,以確保品質。這樣嚴謹的自我要求,使他自1994年以來便屢次獲獎,並使他的作品成為廣受歡迎的禮品及收藏品。
 
但呂勝南不以此自我滿足,他更突破交趾陶以往小巧、半立體浮雕的剪黏風格,挑戰戶外的大型公共藝術雕塑,其代表作品包括世界第一巨型交趾陶麒麟壁和〈通天鎮地柱〉,後者日前在高雄蓮池潭落成,高達十公尺,由一萬多塊部件組成,是目前臺灣最大的交趾陶作品。這件對他來說「意義非凡」的創作,是為了緬懷九二一大地震受難者與提醒國人提高防震觀念的公共藝術作品。
 
隨著時代轉變與環保意識抬頭,呂勝南認為:「要讓交趾陶打入國際市場,首先要從環保做起。」未來他除了繼續從事研發無含鉛釉藥與新式用品的造型開發之外,也希望將交趾陶轉化成一般居家裝飾與藝術欣賞對象,讓交趾陶走出宗教建築裝飾的侷限。此外他也將投入更多心力在新秀的培養上,期許自己對交趾陶的教育與傳承做出更多貢獻。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6期
營業時間
周一至周五09:00~12:00、14:00~17:00,周六、日09:00~11:00
電話
05-2761958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63.html  
地址
嘉義市林森東路319巷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