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水里蛇窯陶藝文化園區
藝術家
林國隆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f09e58aa-1257-424d-b4ca-87b38cce4888.jpg
內容
「蛇窯」所在地的頂崁村,早年因所望之處皆為窯廠,當地人舊稱「窯」,但隨著屋舍建築改變,大窯廠逐漸消失,生產水缸的小窯廠也已所剩無幾,林國隆家的窯廠是其中之一。老舊的小窯廠在身為第三第代傳人的林國隆改頭換貌下,保留了臺灣最古老、最具傳統代表性的柴燒歷史遺跡,成功打響了「蛇窯」名號,也為水里山城點亮了文化之燈,為青色山脈帶來人潮。
  
「蛇窯」主人林國隆,從祖父輩即開始從事製陶,父親林江松早年在南投「牛運堀」(南投陶之發源地)承襲家業製陶,後來因看上接近中央山脈的水里為木材集散地,燃料豐富且陶土質佳,非常適合製陶,1927年舉家遷徙至此,砌築蛇窯生產陶器迄今。
  
蛇窯燒窯技術源自大陸福州,水里蛇窯是臺灣現存最古老、最具傳統鄉土文化的柴燒窯,窯身順著山坡地形以土磚砌成,迴轉如蛇,長達百餘臺尺,其以木柴做為燃料,當柴灰落在坯體上,產生出豐富的色彩變化及樸拙的質感,實為現代窯所無法取代的。
  
林國隆因家業關係,自小即幫忙燒陶工作。國中畢業時,自忖功課並不出色,因此參與高中聯考時即以「冷門科」為設定,考上鹿港高中「輪機科」,「唉!我才上一天課就後悔了,因為我無法想像一個獨子能在海上討生活!」早熟的林國隆除了考慮自己的未來,也想到父親的產業,只因父親曾對他說:「雖然窯業是夕陽產業,但是這是祖先傳下來的技術,咱們有責任保護。」這席話讓林國隆興起了承襲家業之念。
  
當年,與陶瓷相關的學校僅有文化大學、國立藝專(臺藝大前身)和聯合工專,林國隆毅然從航海轉唸聯合工專陶瓷玻璃工程科,在這裡他遇到了恩師陳煥堂。他跟老師學課堂上的知識,但擔心唸完五年,家裡的窯廠可能早已垮了,所以第二個星期,他就對老師直言:「我來唸陶瓷工業是因為家裡的工廠快倒了!」陳煥堂老師很相挺地到窯廠,為其診斷並下改進之方帖,讓蛇窯延緩關閉的時間。
  
退伍前,陳煥堂老師給林國隆一封信,要他到中壢某陶瓷公司實習。面試時,他坦誠對老闆說只想在那裡工作一年。「如果你可以給說服我的理由,我就答應!」老闆回答。「家裡的窯廠快倒了,我來這裡是想要回去振興家業,我可以不支薪加班,請多給我研究工作⋯⋯」他如願以償待下來了,日以繼夜地工作學習。但當林國隆進入技術核心時,發現這家公司的製程是有問題的,進窯燒出的成品經常裂損,一番查究後才知道是冷卻過程出了問題,經修繕後,量率提升了97%,自己設計的第一個作品也為公司獲得一千萬元的訂單。
  
1982年,林國隆回鄉接手家業,他從歷史面上溯中國陶瓷文化,再探究臺灣蛇窯的初始與變革,他認為只要創新,「陶」也是藝術,只要具有歷史即具文化價值。因此,他將「陶」從生活器具延伸至藝術,將傳統技術化做文化教育、休閒娛樂的文化園區;另一方面,他也積極從事創作參與各種美展,讓蛇窯與創作相互輝映。
  
林國隆的陶作常有鑠古鑄今之美。〈昇華〉係以環保入題,本該是圓形的地球,因為遭破壞凹陷如倒C,弧型兩端露出嶙峋與凹凸的肌里,顯示地球遭受的傷痕,中央冉冉上升的植物意表大環境的修護與重生。該件作品目前被阿根廷建築博物館典藏。
  
〈太極〉以圓渾表達沉穩,看似緩和的太極招式,實則力道十足。〈宇宙陶盤〉則以泥板塑出銀河的星球軌道,意表宇宙的浩瀚,亦從宇宙觀論處事的心胸與遠見,他認為,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人生歷練讓視野寬闊,這股力量就是創作的源頭。
  
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讓南投縣受傷慘重,過去鬱鬱蔥蔥的草屯九九峰,因地震面目全非;隨後,在工藝家曾明男的號召下,南投縣的藝術家齊訪九九峰,希望藉以再造峰頭的人潮。在〈九九峰情〉中,林國隆即描繪人們群集山頭的景況,他特以金色銜接黑色,代表九九峰的未來將如黃金般閃爍奪目。
  
在水里蛇窯文化園區的入口處,矗立著高逾6.68公尺的〈千禧雙口瓶〉,是林國隆特別邀請兩位國寶級老師傅林木倉與蔣逢榮所作,他以兩位「國寶」以傳統手擠坯完成的這件曠世「巨作」,挑戰世界金氏紀錄,獲得了全世界最高的陶製品殊榮。林國隆說,此舉是為了喚醒世人對陶藝的重視,而這也是他的創作和經營的一貫核心。(34期)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日08:00~17:30
電話
049-2770967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57.html  
地址
553南投縣水里鄉頂崁村水信路一段512巷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