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竹是竹編最困難的技術,只有從劈竹開始學起,才作得出好作品」,這是黃塗山在一次課堂上對學生說的話,而這位獲得 2008 年國家工藝成就獎的竹藝大師,其每件技藝精湛而變化多端的作品,也都是從劈竹的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1939 年,黃塗山進入竹山郡竹材工藝傳習所學習竹編,那年他才十四歲。當時正值日治時期,黃塗山的竹編技術便是師承當時在傳習所任教的池田與二神兩位日本藝師,兩位老師作品風格迥異,一人纖細、另一粗獷,對他日後的創作產生極大的影響。他回憶當年學習竹編的過程說道:「一開始,老師沒有先教我們技術,而是教我們學著坐」,因為竹編這項工作需要長時間坐在地面上,所以第一堂課就是老師就和學生們一起坐在地上,邊講故事給學生聽,讓學生可以習慣長時間坐著,坐累了就起來走一走活動一下,然後再回來繼續坐著聽故事,學生坐習慣之後才開始傳授技術。技術的教導也不是馬上開始,而是要先學會鋸竹子。因為鋸竹管是劈竹的第一個步驟,如果鋸下來的竹管切面不平整,就會直接影響後面劈竹的過程,所以學生必須各自拿著竹管練習,直到鋸下來的竹管切面平整才算合格。在學會久坐、鋸竹之後,才開始學習劈竹,最後才是學習編製作品。按部就班的學習歷程,讓黃塗山日後在教學的過程也不斷叮嚀學生「不要急、不要趕」。他認為,只有從劈竹開始慢慢地練習,基礎穩固之後,才可能完成一個完全出自於自己雙手的作品。
黃塗山描述,他的作品大多使用竹山桂竹,在他超過七十年的竹藝生涯中,他見過無數竹材,但是「竹山的桂竹也是最好的桂竹,不論是竹青的光澤度或是材質的韌性都是一等一的材料」,因此桂竹就成為他的作品首選。
日本式的劈竹技法與一般臺灣式的劈竹技法不同,由於師承日籍老師,黃塗山主要也採用日本式的劈竹技法。這種技法最大的特徵,在於製作者工作時需席地而坐且手腳並用,操作時先將材料前端剖開, 用右腳食拇指夾住竹簧一端,右手握住另一端藉此將竹材撕開,同時左手食拇指握住竹篾兩側剖開處,藉以調整角度並控制竹篾的厚度。觀察他剖竹的過程,旁人總覺得十分優雅、彷彿毫不費力,即使是兩、三人高的高大竹管,在他手中也是三兩下就輕輕鬆鬆變成數片細長的竹篾。事實上,剖竹是竹編工作中最辛苦、最困難的工作,黃塗山歷經數十年的工作經驗,才得以讓這辛苦的過程變成一幅動人的畫面。
他曾在一次談話中說道:「作竹編的人,脾氣通常都不錯,因為作竹編可以磨出一個人的個性。」學習竹編的人聽到這句話,大概都會點頭如搗蒜,因為一件作品的完成,需要歷經取材、刮青、剖篾、定寬、修篾、編制、紮口收編等數十道手續與技術,若非有絕佳的耐心與毅力,恐怕難以勝任這項工作;而反覆操作的過程,同時也在培養人的耐心。
竹器原本是早期常民生活重要的生活用品,舉凡食、衣、住、行、育樂都可以見到竹器的身影。近年來,隨著科技進步及生活型態的改變,竹器已逐漸退出現代人的生活,若不是消失,就是進入博物館的展示櫃,做為緬懷過去那段興盛史的憑藉物。竹器市場的萎縮,連帶也讓人才消失,許多優秀的竹編藝師礙於生計,不得不捨棄這項技術,尋求更好的出路,因而造成這幾年臺灣竹編工藝人才的斷層,使得竹編工藝面臨失傳的危機。
面對這樣的窘境,黃塗山於1991年自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今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退休後,仍不斷到南北各地進行竹編教學工作,甚至遠赴國外進行國際交流,足見其熱中竹編與傳承的用心。1992年起,他更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開設竹編課程,由他的學生涂蘇英擔任助教,將竹編工藝的傳習工作從民間帶進學院,培養了許多年輕學子進入竹編領域,成為未來傳承竹編工藝的種子。從創作到傳承,黃塗山的竹藝之路,不僅刻畫著臺灣竹藝發展這一甲子以來的歷程,也為今日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軌道扎下了堅實的基礎。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