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屯鎮的舊名是「草鞋墩」,昔日盛產草鞋,因而得名。據《草屯鎮志》中所記載:「草屯街區,位於盆地東緣山麓, 為出入內山之中,其餘暉拓墾者、挑夫、商旅之出入門戶地點,夙為換棄新舊草鞋之地,日積月累,草鞋成墩,故得稱。」如今更是人文薈萃的好地方。舉凡諸多聞名的工藝師亦多選擇在此地定居,因緣際會白木全老師亦於16年前就將「心陶園」工作室隱身於此。
來到此地時值冬雨綿綿、細雨紛飛,一行人徒步,沿著草屯鎮碧山路左轉進入727巷後,印入眼簾的竟然是環繞四周的農田,頓時豁然開朗起來,但正逢稻收時節,因此不見綠色稻田,但想必春耕時定能見到綠意盎然的景象;一眼望去遠處有棟得天獨厚彷彿完全不受世俗干擾的人間仙境時,原來已經找到了白老師的「心陶園」。
一入門眼前所見,彷彿是座小型的陶瓷博物館,上千件的作品令人大開眼界,每件作品都有著非常親切熟悉的感覺,彷彿兒時記趣的景象一一浮現,原來這都是白老師童年時的生活記憶,透過他的巧手細膩精心捏塑的造型,舉凡煙灰缸、茶壺、食器、壁飾等,只要是家裡面所缺器物都可以捏塑出來,尤其是桌上的這一個有趣蛀牙的老公公牙籤陶器,人物造型不僅維妙維肖更令人會心一笑,如此兼具造型與實用性;又另一公婆組作品,取其台語諧音「聽某嘴,大富貴」,透過阿公阿嬤日常生活中生活情趣的對話所產生的作品,更是意涵著諸多的人生哲理。
白老師非常好客,馬上泡了一壺六千元的梨山蜜茶請我們喝,讓我們受寵若驚,透過這次採訪機緣,得以品嘗梨山蜜茶之香醇美味與配上其夫人親手製作的茶具, 相得益彰。白老師告訴我們:「自小於鄉下長大的他,喜歡用泥土捏塑、畫畫或是手工藝的製作,也時常參加學校的壁報繪畫比賽,這些都是啟發他陶藝生涯的重要因素。」於1971年進入陶瓷工廠工作,不但辛苦且工資低,為了紓解經濟壓力,於是開始學習捏陶土,想製作出專屬自己的器皿,卻意外開啟他創作陶瓷藝術之路,1976年開始創業生產花器並以創作園藝用的鐵沙盆等陶器為主,之後更逐步投入陶瓷製作研究,1988年成立龍谷陶藝研究社。自此轉入陶藝創作,也開始陸續參加國內的各項工藝競賽並嶄露頭角屢獲大獎,曾獲得民族工藝獎、金陶獎及傳統工藝獎等國家級重要競賽獎項肯定,更在總統府藝廊、法國巴黎臺北新聞辦事處、美國臺北紐約新聞中心、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展出,如此印證一步一腳印努力踏實的輝煌成果。
問白老師平時創意的靈感是從哪裡來的呢?他說:「來自於從小的生活經驗與所見所聞,由於很早即踏入社會工作,因此對於人生百態觀察入微,作品的內容多以呈現人性、思想與真實平凡的生活寫照,並擺脫傳統的作陶觀念,注重作品造型與創意,賦予陶土一個新的生命。」而自己進修的方式大多是來自於書中,尤其喜歡閱讀美術相關書籍,深入瞭解如何布局、構圖等方式,除此之外創作之餘,也設計市場討喜的作品,製作品項題材多元化,更是成為送禮升遷贈品之首選。而曾經最大件的作品有組合過1公分厚、5公尺大的陶魚,這裡就要問到老師是如何選用適合的材料來製作?他說:「因為窯燒溫度是攝氏1250度,製作的黏土必須要考慮能夠有彈性、有黏性與支撐力,來作轉折變化時也比較不易斷裂,才經得起如此高溫燒製,因此選擇日本土居多,但也有用苗栗山土,或蛙木土加陶土等等。」接著說道:「在接觸陶藝的過程中,許多的技巧都是靠著自己不斷地從失敗中摸索出來的,不但自己研發釉料配方並在窯內試燒,燒壞掉的東西,也只好把它載出去丟掉,如此再接再厲終於發現新的釉料配方,也才能走出自己的創作之路。」白老師近年來的創作,多以人物為主,因為這是他再熟悉不過的了,其作品中強烈地表達對人物生命底層的律動及對人類生活文化的極度關懷,亦包含了親情倫理、老禪入定、誇張幽默諷刺的意味,作品更是簡潔有力、生動活潑趣味盎然、雅俗共賞感動人心,在在地展現出其怡然悠閒豁達的胸襟。至此只有真正地透過去瞭解一位創作著的心路歷程與其背後所做的努力,讓我們在欣賞其作品之餘,不但能深深感動,亦能增加生活的樂趣。
(文/林瑩貴.圖/白木全提供、林瑩貴拍攝)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