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敦厚(已故)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3c0c7802-767e-4e03-b1c7-dc88e60c8a53.jpg
所謂「一府、二鹿、三艋舺」,自明朝中葉以後,唐山沿海跨海來臺的移民,一路從南臺灣臺南府城、鹿港到北臺灣艋舺來發展。因此這三個城市皆有航運之便,為當時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及經濟命脈。
走在鹿港街上,可以感受到處處充滿思古幽情的閩南文化,這個小鎮締造了無數的工藝技術得獎佳績,教育部為了保存、維護及發揚固有民族藝術文化,充實國民休閒生活,於1985年發布「民族藝術薪傳獎」,共舉辦了十屆,而鹿港地區造就了六位優秀的人才,而吳敦厚即是其中之一。
90歲的吳敦厚出生於烽火連天的年代,二次大戰期間砲火轟炸鹿港小鎮,因而在13歲那年為躲避戰事而失聰,自此亦造就了這位工藝家非凡成就的一生。吳先生自幼對於繪畫天份已顯露無遺,於70年前鹿港街上有一戶王姓人家專門製作燈籠,在那「父傳子、不傳外人」的年代,老先生只能以從旁觀察的方式學習。除此之外,再加上鹿港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的文化資源豐富,經常可以看到許多閩南、福建來的老師傅在廟門彩繪的身影, 觀看其圖案、書法如何布局等等技巧,這些都是不容錯過的學習機會;舉凡不論必須使用在燈籠製作上的技術,諸如竹編、彩繪、裱褙、美工等技術皆一一涉獵,無不專精。其燈籠工法製作巧妙之處是具有曲度與曲面性,不易控制,因而必須一再反覆練習,才會熟能生巧。
純手工製作的燈籠,通常可以保存30到40年之久,尤其為保存紅色的色澤,時常都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臨摹,讓色澤保持到最佳的狀態,更能歷久彌新。傳統燈籠多以竹編製作,使用桂竹較多,大多跟南投地區購買,因桂竹竹節面較長(竹目不能太多),經過防腐處裡剖竹後製作骨架,還要經過裱褙,使其交接處天衣無縫不被看出來才是紮實的真功夫,通常為應付大量訂單,製作方式會先將燈籠初體先打胎裱褙好,節省時間,等訂單一下即能執行製作,而裱褙方式更是不容忽視其過程,必須採自然風乾,才能做到非常平整無皺摺。古代燈籠用「葛布」圍起來,後來東漢蔡倫造紙大大改善燈籠製作的方式,往後跟著時代的改變也有綢布、塑膠布的材料漸次出現,跟著時代潮流走,圖案有龍鳳鳥,博古(春、夏、秋、冬圖案、花鳥之類的),通常都直接繪圖不需要構圖,這些圖案都已經在腦海裡了,也有卡通人物等等。
現在工廠大都外移,不容易找到適合的布,臺灣布也不是都可以用,纖維含量不能太多否則附著力會不夠不能著色,買日本布又會反應成本。近幾十年來因景氣變化大,在三、四十年前,因為受新產品的牽制,塑膠射出開模燈籠影響純手工製作的燈籠,因此要維持材料價格與維持品質以客人滿意及誠信為最大原則之下,必須壓低成本等問題依然是要克服的難關,但內心終究不減製作燈籠的熱情,這是一種對「文化資產保存」的使命感與不容輕易被打敗的信念,在吳敦厚二兒子吳榮鑾的臉上表露無遺,只要民俗文化存在,燈籠就有用處。
古代燈籠已有四百年的歷史,燈籠的「燈」有傳宗接代之意,即所謂的「出燈」是生男之意,出燈有著深厚的文化涵義,不會很快消失,只是形式會改變,古代燈是照明用,現在則是走入生活層次,可作為室內裝飾或市招燈(餐飲店招牌),例如:一般婚喪喜慶皆可用,只是顏色不同而已,彩繪顏料多是礦物質顏料,紅色(銀丹)加水膠(黏著劑),礦採較不易褪色,像古代的印泥用艾葉做的,就是這個道理。最早造型有泉州燈以前是圓的、也有四角形與三角形,在高雄巿「佛陀紀念館」星雲法師也特別訂製三角形的燈籠,所彩繪的燈籠圖案造型栩栩如生鮮活明亮,吳敦厚被讚譽為人間文化國寶,中外媒體經常報導,作品也普獲全球各界珍藏,可以說是聲名遠播,堪稱臺灣之光。
由於社會型態的變遷,及年老藝術家逐漸凋零,意識傳統技藝不能後繼無人之下,吳敦厚長期受聘於臺灣各縣市立的社教館、文化中心與民俗活動的教學與指導,尚有第二代傳人,相信這項傳統技藝將永永遠遠流傳下去。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9期
瀏覽次數:4
更新日期:1/21/2021 2:53:2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