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我材必有用,史蒂芬‧史匹柏唸書時功課不佳,但進入電影世界,卻成為當今好萊塢電影的代名詞,以及片商眼中的搖錢樹。2007年以〈天地水露〉獲得國家工藝獎傳統工藝組一等獎,更受邀遠赴德國展現技藝的曾安國,就因「自知之明」,為自己打造了藝術創作之路。
多數的藝術創作者都有顆靈動活躍的右腦,他們擅於以圖像進行思考,繪畫帶來掌聲,學科卻往往不盡人意。從小就展現美術天分的曾安國坦率地說:「我從小美勞成績很好,常比賽得獎,但是書就是唸不來。」國中畢業後,決定不再升學的他,某日看到電視介紹苗栗三義的木雕,當下即生起學木雕之念,翌日即要求哥哥帶他到三義拜師。於是,甚少出遠門的兄弟倆到人生地不熟的三義,一家家拜問是否願意收學徒。當時臺灣的木雕業已漸顯疲態,許多店家師傅都說:「雕刻已經是黃昏行業,學這個沒路用啦!沒出脫呀!」木雕師傅們紛紛勸他改學其他技藝。
儘管木雕師傅們吐露真言,規勸莫進已漸式微的木雕業,但是學藝心意已堅的曾安國依然不氣餒,一家家問下去。一心向藝的純樸,打動了東大木雕廠的老闆歐振雄,雖然素昧平生,他仍留下了曾安國,更答應要為他尋求願收學徒的師傅。那一年,曾安國16歲,迄今他仍以「恩人」感念歐振雄的收容與轉介學藝。
幾天後,歐振雄介紹他到一位雕刻家那裡學習,但對方個性比較木訥,只拿了把雕刻刀給曾安國,要他自行找木頭刻,「沒有人教我,沒頭緒要刻什麼,覺得很無趣」,曾安國回憶當時說道。適巧歐振雄前往探視,得知狀況後,又轉介他至以佛雕為主的曾銘俊處學習。
彼時當學徒相當嚴苛,曾安國說:「以前當菜鳥時要從學磨刀開始,由於技巧不純熟,不時『刀還沒磨著卻先磨到肉』,常被磨刀石磨到快出血了才知道痛。」學徒生涯中,令他記憶最深刻的莫過於雕刻佛陀頂上之肉髻,那一顆顆代表福慧、圓滿之螺髮,他得一刀刀雕琢,大小、分寸都得拿捏得當。不過當年視為畏途的過程,如今想來卻是「耐心」的養成與基本功的扎根。
當年,三義佛像多數銷往日本,日本客戶喜歡規格化,通常會要求同一批訂單的佛像都由同一名師傅「開臉」,木雕行老闆為了方便量產與品質管控,更防守徒弟羽翼豐滿後同行相競,因此當時皆採行分工作業,徒弟只做螺髮、髮器與修胚,佛像的粗胚與臉部的「開光」悉數由老師傅操刀。修胚講究線條的流暢與俐落的刀法,是木雕技藝的入門功。不過,曾安國不甘只當個「半調子」,他四處打聽何處可學「開胚」,最後落腳在通霄,將近一年勤奮習粗胚技巧,旋即又邁向佛像「開光」之路,因為佛像最難刻之處在於臉部,刻不出肅穆神韻,就成了人像。他得悉當時臺北最大的佛像店有位張高彬師傅願傳開光功夫,於是他拜於門下,最後終於完成全套的佛雕功夫。
曾安國早年以細膩之刀法雕刻媽祖神像,更突破傳統以清瘦秀麗的仕女像表現觀音的面容,使人耳目一新,打出知名度。他曾以佛像作品參加三義木雕博物館的比賽,不過,「刻得再漂亮也沒辦法得獎,所以我開始從傳統轉型」。1999年他以蘭花作品再度參賽,終於拿下第二名的佳績,次年更掄得首獎;2005、2006年,先後獲得裕隆木雕創新獎第三名、第二名之殊榮;2007年更代表臺灣,首度獲德國薩克森邦安娜堡布霍茲縣與該邦鄂茲山木雕協會共同舉辦的「國際木雕藝術節」之邀,遠渡重洋與世界五大洲木雕菁英好手競技。該藝術節以「巨大」為創作方向,請藝術家揮發創意。曾安國巧妙地將座椅與蘭花共構,創作出〈自在〉。他表示,座椅是生活的實用品,也是人生旅途的一個休憩之處,更具等候的專注性,像深山幽谷的蘭花一般,寧靜不焦躁地向世人展開安然之美…。該作品被典藏於德國。
〈生命〉則是曾安國參加2006年裕隆木雕獎的獲獎作品,創意來自泰安觀止溫泉會館的廁所的便池造型。將臺灣櫸木雕成橢圓形,一端經拋光處理後,木質呈顯自然漸層的V型紋理,另一端則在切面雕上唇瓣如袋狀的「拖鞋蘭」,為彰顯花的主體性,曾安國刻意鏤雕中國傳統窗花,使其視覺更具立體美感。
曾安國的作品經常出現橄欖造型,讓人聯想到種籽(生命的繁衍)與力量(堅韌的鬥志)。在這其中,他又將傳統紋樣和現代線條予以結合,使得他的作品成為文化韻味、自然意趣和個人才賦的交織表現。(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