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賴永發工作室(竹風藝品)
藝術家
賴永發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2debb990-edb3-4535-bf9e-f1dc8e59ad89.jpg
內容
苗栗縣三義鄉水美街是全台知名的「木雕街」,兩旁排列著不計其數的木雕藝品店,其中有間名為「竹風藝品」的工作室,若造訪三義是絕對不能錯過的地點,因為它的主人對作品毫不妥協,鑽研木雕創作超過三十年,他不曾停歇地期許自己精益求精,甚至連旁人看來已達巔峰的作品,他都仍竭力找尋其缺點。這個人就是賴永發。
 
採訪的當時,位於「竹風藝品」最深處、可說只有樓梯間大小的工作室裡,擺放著兩件正進行中的作品,賴永發則聚精會神地坐在作品前雕刻。幾乎從一開口你就能清楚感受到他對木雕工藝的熱情與對工藝傳承的責任感。他一開頭便說:「學習木雕最重要的就是興趣」、「有興趣,人才會自發不停地學習,而且把握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回憶年輕時學習木雕的歲月,雖然做為學徒的薪水很低,而工作很辛苦,但是心裡卻有一份滿足感、一種甘之如飴的快樂。那個年代,當學徒要歷經三年四個月的修習時間,而光連最基本的拿刀與磨刀的功夫,賴永發就用了半年的光陰來磨練,過程可說是既辛苦又艱難。他激勵自己:「如果遇到瓶頸就輕易放棄,怎可能把木雕學得好?」秉持著超乎常人的興趣、熱情與堅持,他打破了自己所言「幾乎百分之九十的木雕師最後都改行」的定律,走出了自己的路。
 
三義的木雕產業發展,從推廣成為木雕藝術城、打造水美木雕街、舉辦國際木雕節,甚至請工藝家去社區大學、職業訓練所開班授課等,都能看出政府近年來確實花費相當大的精神扶植。賴永發肯定這些施政作為,也親身參與其中,然而他也坦言:「時代不同了,現在哪有人願意花那麼長時間培養基本的功夫,而且拿微薄的薪資或者根本無薪資收入?」他表示,現今已經越來越少人願意忍受著吃不飽穿不暖的折磨,與不甚明朗的發展前途,在木雕的領域中摸索;面對人才匱缺的困難,他建議政府或許可以比照繪畫與音樂等領域集中資源的概念,於大專院校設立專門的木雕或工藝設計系,讓學習者至少用四年的光陰接受專業的訓練,如此培養下一代木雕工藝家應該會更有效果。
 
木雕的傳承對後代學習者如此,對傳授者而言也有著類似的困境。賴永發進一步說明:「木雕的個人工作室,以前還會有很多雜事讓學習者去訓練,比如說部分的打磨、削平及搬運等工作,但是現在那些工作都改由電動工具進行了⋯⋯這對於學習者來說,是訓練機會的消失;而對於傳授者來說,是學習者無法扎下基本功夫的原因,導致這些學習者未來無法幫上忙」,況且如果遇上抗壓性不足的學習者,傳授者還要反過來照顧他們。這些情況更造成了現今木雕工藝傳承上的困難。
 
面對自己的兩個小孩都已經大學畢業,但是目前都還沒有接棒傳承的打算,賴永發表示一切隨緣。「人生的道路如果一帆風順,沒有遇到任何瓶頸,不可能會進步」,「瓶頸就是進步的機會」,他認為小孩子應該先到外面的世界闖一闖,等到之後對木雕產生了興趣,或者想安定下來,家裡隨時可以傳授他們相關的技術,將木雕工藝傳承給他們。
 
在這同時,他對自己的砥礪也不鬆懈。雖然相較於年輕時能夠長時間以固定姿勢創作,他自認現在需要適度的休息,然而他卻一點也不擔心體力的問題,他真正擔心的是「如果哪天看了自己的作品,卻沒有找到任何缺點」。這種如同苦行僧般不停自我修煉的姿態,正是貫穿賴永發木雕生涯的真實寫照。
 
資料來源:臺灣工藝季刊第45期
營業時間
每天12:00~22:00
電話
037-875378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31.html  
地址
苗栗縣三義鄉勝興村26鄰水美街304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