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工藝之家查詢 » 臺灣工藝之家明細
峨眉柴窯
藝術家
邱建清
照片名稱
https://mocfile.moc.gov.tw/information/large/f7548a54-5f21-492e-b7ae-ed0f100b1e95.jpg
內容
宜蘭位於美麗的東北角海岸,海邊是當地小孩童年嬉戲的場所,也成為大海之子邱建清的創作養分,將宜蘭的好山好水,化作一件件陶藝作品。
  
自幼對美術頗感興趣的邱建興,國中的工藝課,就讓他的天分展露無遺。高中雖念甲組,但他不喜歡升學主義的束縛,所以最後選擇進入師範大學工藝系就讀,在臺灣陶藝大師吳讓農的啟蒙與影響下,他循著老師的腳步,親炙泥與火的瞬息萬變。
  
畢業後,邱建清先後進入國中及高中當科任教師,但課餘時間仍致力於創作,他一度熱中發明,也從事木雕創作,直到婚後才全心投入陶藝創作。陶藝大師吳讓農曾說:每個人的生活背景不同,對美的感受就不會相同,也因此藝術應該出自藝術家內心深處的感情,藉由雙手形之於媒材。出生在好山好水、大海環伺的宜蘭,邱建清心裡最深的感情自是鄉土情懷,他以宜蘭海邊的海蝕地形──海蝕柱、海蝕平臺等做為創作題材,這也成了他創作的鮮明風格。除獲邀展出外,其作品亦多次獲得全國陶藝大獎「金鶯獎」,其中「佳洛水」系列作品更讓他揚名國際,受邀至法國、義大利、阿根廷展出、演講與示範教學。
  
1970年代,苗栗銅鑼山區有個日本人與製陶業者吳開興、賴冀才合製一登窯,名為漢寶窯,邱建清前往參觀,看到柴燒的落灰層次變化之美,也暗自許下蓋一座屬於自己的柴燒窯的心願。由於窯的形式攸關火的路徑,直接影響著落灰與火痕和陶土的碰觸,邱建清特別敦請一位日據時代的製窯老師傅完成他的夢想,蓋出一座四方窯,「臺灣現在的柴燒多數都是穴窯,四方窯較少,這種窯升溫快,熱效好,失敗率相對較低……」,邱建清解釋兩者之不同。臺灣柴燒風氣也在那時急速發酵,迄今全省已有一百餘座。
  
由於到日本旅遊時,常能見到諸多私人的美術館或博物館,又經常到臺北看展覽,「走累了就進去咖啡廳喝杯咖啡,歇一會兒再走」,邱建清心裡也渴望有一座能夠展示作品的空間,因此他還任教職時,心裡就懷著退休時開一家咖啡廳當作展示空間的想法,如此一來,來參觀作品的人也能有歇腳的地方。這個願望後來真的在退休後實現,他將自己的「峨眉柴窯」改裝成「小雨滴咖啡陶館」,供遊客品味咖啡之餘,一併享受藝術饗宴。當時這間「夢想咖啡廳」有邱建清的陶藝和妻子的油畫,加上念音樂系的兒子現場演奏二胡,「三合一」的藝術空間,營造出靈氣、藝術、品味的桃花源,成為遊客造訪當地的必選地景。然而,理想與現實畢竟仍有落差!邱建清發現,鎮日為忙著煮咖啡、端咖啡、服務顧客,反而讓他無暇創作及為訪客導覽陶藝作品,最後只得忍痛歇業。不過自此之後,他也得以將心力全數放在創作上。
  
潮汐、海流與岩石的朝夕碰觸,造就了千奇百怪的石雕奇景,從小就喜歡海邊美麗的岩石和小石頭的邱建清,就以墾丁佳洛水的海蝕奇岩,創作出一系列的「佳洛水」作品。其中,陶盤作品尤其清楚描繪了海蝕地形的樣貌,邱建清以刀戳出風蝕岩石凹凸奇形的肌理,使坯體呈現如海砂般的色澤,令人彷若親臨海邊實境。
  
有些柴燒因落灰厚重而呈現粗獷之貌,但邱建清的作品卻在古樸中顯出秀氣,「佳洛水」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即採用細緻、微露金屬光的胎體,淡雅高貴,搭上半月形的「蕈帽」,猶如一戴著時髦帽子的窈窕佳麗,其風姿綽約,怡然可人,卻又帶有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之美。在同系列的又一件作品中,邱建清則泥塑了沙漠風光,其一望無垠的黃沙和風浪吹出新月丘、橫沙丘等地貌,形成寧靜、多變、瑰麗的肌理。
  
〈佳洛水系列──萌〉從竹筍的出土獲得靈感,這個新生的意象,使他聯想到海蝕地形的再生;而高聳的海蝕柱狀似陽具,亦有孕育新生命之象徵。這件作品由下而上,漸次受鐵與火交合暈染出暗紅、灰、黃等顏色,層次分明巧妙,尤其該作高達150公分,堪屬難得之作。
  
自稱石痴的邱建清也酷愛山岩之肌理,繼「佳洛水」系列後,他又陸續創作了「山崖」、「山岩」等與山石有關的系列作品。在這裡,他有時將頁岩崩裂之層層片面做出稜角,亦使顏色彷若真實之岩石;有時將經水沖刷之山岩,形成如流水狀之肌理,此上之岩面呈現的金黃色恰如經水長年浸澤之青苔或地衣。其妙趣橫生,充分展現了火與土之間的美麗邂逅!(34期)
營業時間
預約制
電話
037-471834(晚上)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houseinfo_200_29.html  
地址
新竹縣峨眉鄉富興村焿寮坑9-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