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觀、我感的世界裡覓我知音」是林幸輝及夫人黃鳳珠創作的動力,甫踏入林幸輝的工作室當中,其映入眼前的是琳琅滿目的工具及染料放置在工作檯,以及一件件細膩且富滿傳統色彩的皮雕作品,林幸輝說那些還尚未完成,皮雕畫質樸中帶著細膩、有著濃濃的生命力,足以可見林幸輝對於皮雕創作的自我要求及堅持。
林幸輝的皮雕創作歷程已跳脫一般人既有印象,原先是空軍通航官背景的林幸輝,退役後在45歲時與皮雕結下了良緣。那一年偶然地在路上看到一條刻有花紋的皮帶,「是否能夠跳脫簡易的幾何圖形及花紋?」這是當時林幸輝的想法,當下對皮帶充滿濃厚興趣,便跑去材料行買了牛皮及工具,僅靠著自行購書、閱讀揣摩,無師自通的完成人生中第一件皮雕作品,隔年就獲得了高雄文藝季鄉土之美工藝類第三名,近年來更是獎項無數,「臺灣工藝設計競賽」、「第一屆傳統工藝獎」、「日本手工藝美術展」等等皆獲佳績,並且接獲應邀在各縣市文化中心舉辦個展,就此開啟皮雕畫創作的大門。
林幸輝的皮雕作品中充分呈現出一種寫實風格,他的山水溪流系列記錄了一些臺灣自然景觀,詮釋出林幸輝對於臺灣這塊淨土的熱愛,戀戀樸實無華的鄉村田野、傳統建築、自然美景,就觀點上是懷古的,是厚古薄今的,是愛護自然的,顯現出遠離喧囂紛擾的都市生活及錯綜複雜的人際來往,而在天之崖、地之角悠然自得的意境。
以皮為媒材,沉浸在工作室中將自身情感毫無保留地呈現在自己所觀所感的創作領域,便成為他軍旅生涯後的續篇。
在人物系列中尤其擅長表現「老者」描繪,創作如〈阿母〉、〈阿媽〉、〈父親〉等,林老師表示年輕人的皮膚光滑緊緻,皮雕不易呈現,老者的皺紋比較適合在創作上呈現,同時雙手刻劃下的皺紋也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痕跡,不論是微駝的背影、滄桑的面容,動之以情的豐沛情感在一刀一槌中堆疊刻劃逐漸成形,運用冷染的方式將皮的質感、色澤呈現到極致,任憑時光飛逝,歲月所累積的痕跡將轉化為智慧與勇氣的符號留下里程碑。而傳統建築的創作常在屋簷、曲脊、斗栱、正脊等細膩琢磨,林幸輝不求全景之宏偉而求一隅之共鳴,認為精髓在於細品更勝於遠觀,「皮雕創作的時候,必須在腦海中想清楚,不管是構圖還是順序都一樣,弄錯了一張皮就報廢,無法重來。如何將一張皮的媒材變成心中藍圖,需要在敲打、槌擊、推切壓扭,不斷的連續嘗試下才有機會突破。」林幸輝如此說道,看著工作室內一張張的皮革以及泛黃的素描紙,充分感受到林幸輝身為皮雕工藝家的耐心與毅力,23年來創作一百多幅皮雕畫,跨足人物、風景、古厝為方向進行創作,融入純樸敦厚的臺灣文化特色主題於其中,創作心意與作品相互共鳴進而為生活增添藝術氣息。
「皮雕源自於生活需求,起源於西班牙,最早皮革運用,在於鞣製出可塑性,創造各種實用、具美感之生活用品。」林幸輝認為隨著社會結構的改變、對美感的需求,同時成就了皮雕工藝的發展,在臺灣從事皮雕的不在少數,但創作皮雕畫的卻少之又少,原因出在臺灣屬於海島型氣候,收藏者擔心保存不易而受損,購買意願低,坦言若不是有軍中退休俸,單靠創作恐怕無法維持家計。另外黃鳳珠女士從事皮塑,多以生活實用性創作為主,在技巧表現與整體美感均極致動人,近年所創作之蔬果田園系列屢屢得獎,夫妻倆在皮藝創作的世界中相互扶持、不疲不悔的精神令人敬佩。皮藝創作有其艱深的過程,推、扭、拉、捏都要聚精會神的下手,才有可能完成動人的藝品,看見林幸輝用皮雕凝住空間的一角、流逝的一刻,用皮雕推動社會對美的認知與素養,不論是古厝、田園、山水,亦或是凡人、村婦皆為純樸之美,這些觀感的留存都會喚起你我尋找過往的年輪,深信林幸輝將來作品仍舊是開啟人心的一把璀璨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