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的表現方式無所不在,當陳逢顯發現中國科舉制度所衍生的微小藝術後,他決定將此藝術「化暗為明」,數十年如一日,遊藝於微雕方寸間。
從小就顯露藝術才華的陳逢顯,書法、繪畫皆佳,高中就讀稻江美工科,專攻油畫與書法。退役後考進中央銀行印製廠從事鈔票的製版雕刻,利用公餘創作。二十六歲那一年,位於西門町的安和畫廊與他簽下經紀合約,當年這家畫廊還經紀知名畫家席德進與張杰畫作。當他看到前輩畫家的畫後,自覺相形見絀,挫折感油然而生。陳逢顯意識到,唯有在創作上另闢蹊徑,才能在藝術圈見光,於是,他放棄油畫創作,走進微雕世界。
中國的微小藝術起源於科舉制度,不過當時的功能是用以作弊。陳逢顯發現這些史料後即思索——何不將微小藝術變成文學、生活的藝術呢?因其在中央銀行所屬的中央印製廠,負責雕刻印鈔票用的鋼版,於是,閒暇之餘,他開始嘗試以雕刻鋼版的鋼針在五角錢幣(大小比現在的一元錢幣要小)上刻劃山水,同事見到莫不驚嘆!更激發陳逢顯投身毫芒雕刻領域的壯志。
因為毫雕在古昔見不得光,因此,在創作技術上,陳逢顯「無法可師」,只能自行研發創作工具,不斷做各種素材的鑽研,從紙、木、竹、棉、石、沙、金屬、樹脂,到平凡無奇的日常用品,如牙籤、牙線、牙刷、米粒、火柴棒、蠟燭燭心、食用麵條、縫衣線、雞蛋、瓜子等,甚至螞蟻頭、蜻蜓翅膀、蒼蠅翅膀,皆能精雕細琢成一件件獨特的毫芒雕刻藝術品。
除了各種素材的挑戰外,陳逢顯更以「極小」為創作方向。一九九七年,他以樹脂創作出「世界最小書」——〈小王子〉,該書大小僅0.2公分,除了封面的精細畫作外,內頁尚有插畫,筆觸線條流暢,堪稱絕妙!另一微小書是〈台灣詩情〉。陳逢顯在此作品中,以台灣各地人文風采為主題,收錄余光中、管管、向陽、蓉子等知名詩人之作。
除此,陳逢顯還刻過75頁的〈唐詩三百首〉,長、寬僅0.9公分,重0.35公克,內文長達一萬字;以日文寫成的〈桃太郎〉重0.34公克,24頁的內文還放了彩色插圖;以英文寫成的〈白雪公主〉,內文字母平均大小僅0.3公釐!另外〈一群蝸牛〉也呈現陳逢顯寫實的功力。針孔上的十隻蝸牛呈一直線排列,每一隻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長寬各只有0.2和0.1公分,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從一粒沙看世界〉是一種微觀,陳逢顯的作品體現了這句話的精義。他以澎湖的貝殼沙,刻劃出世界最小的立體豬,每一隻豬的大小僅0.5公釐。在極細微的空間佈局出五隻小豬的姿態與神韻,堪稱一絕!
米雕也是陳逢顯令人驚豔之作!在〈世界最小米粒雕刻——中山樓〉中,他以極細的毛筆畫上陽明山中山樓的外觀,再以其尖細的雕筆做刻劃,上了墨色,成了一幅米中山水!
根據文物的出土記載,磚雕藝術興起於戰國時代,中國大陸許多傳統建築仍保存這項工藝之美,台灣則只有古昔的豪門宅第或寺廟方能見之。陳逢顯有感於磚雕在粗獷中見細緻,卻逐漸失傳,因此,他自己燒磚雕刻,用一系列的〈花鳥磚〉作品呈現古樸之美。
將時事放在創作上,陳逢顯謂之:藝術家的創作日記。美國前總統柯林頓與白宮實習生李文斯基的緋聞案期間,陳逢顯即在火柴棒頭畫上柯林頓和李文斯基的肖像,不過,因為磷粉凝固的火柴棒頭極易粉碎,陳逢顯共畫碎了兩百多根火柴棒,才掌握適當的力道,完成「乾柴烈火」的意境。
三年前,陳逢顯得知二○○八年奧運將在大陸北京舉辦,他又以奧運為題材創作出系列作品。當僅有0.4公釐的大陸國寶級動物熊貓問世後,震撼了大陸藝術圈,媒體更爭相報導,因為陳逢顯的作品已超越金氏記錄0.6公釐的〈泰迪熊〉。不過曲折的是,陳逢顯曾將此作品申請金氏世界記錄,卻遭到「作品太小」為由駁回,引起世界媒體譁然!陳逢顯有點無奈地笑著說:「我曾以芝麻微書做七言絕句挑戰大陸的芝麻微書五絕句,金氏記錄也以作品太小為由拒受理。」
挑戰人類的極致是陳逢顯創作中最大的成就感,他認為,微小領域無限寬廣,永遠挖掘不完,生命的智慧盡在其中。每完成一件作品,都是一個驚奇!但是,驚奇一過,他又繼續挑戰下一個「極小」的可能!歷經時間的粹煉,陳逢顯「鐵杵磨成繡花針」,在藝術領域已擎開一片天。(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