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織工藝類
雲林縣
「春仔花」是在指尖幻化的魔法,精巧地將絲線緊密纏繞而成的細膩工法,又稱「纏花」。早期常見於臺灣的嫁娶場合,閃耀著絲線光澤的花朵,而「新娘花」正是給予新嫁娘最深刻的祝福。其實,不只新娘會別上春仔花,在嫁娶儀式中不同身份的女性會別上不同的花型,代表著自己的身份與要給予新人們的祝福。
然而,現在的婚宴場合,難見到精巧的纏花,而是被塑膠花取代了。居住在虎尾鎮頂溪社區的郭媽媽猶記得這份感動,找來喜愛這項技藝的媽媽們,配合社區營造所舉辦的教學活動,親手製作春仔花,將纏花工藝分享給社區夥伴,讓美麗的祝褔能夠延續與傳遞出去。
纏花所需的基本材料有:紙片、鐵絲與繡線。繡線現在大多使用包邊線(人造絲),現在比較少使用蠶絲,除了價格較高之外,在陽光曝曬後褪色程度也較為嚴重,為了因應線的顏色,製作過程還會以緞染線及文化線配合。
纏花的第一個步驟是先將紙材裁成需要的形狀,最基本紙型是半月形。先將繡線分成四股線後,將紙片疊在鐵絲上一起纏繞幾圈固定後,便開始進行纏花的工序,而這步驟正決定作品的精巧。要能掌握指尖收放自如的細膩功夫,將線攤平並控制線與線間有細細的交疊,如此便能繞出平整的面並透著絲線的光澤。
從剪紙到纏繞,纏花的每個步驟都是純手工的層層堆疊,剪出的花形不同、繞線的手法不同,因此每個人製作出的作品都會有個人風格,完全無法複製,唯有透過自己的雙手才能完整每一幅作品的個性,是纏花工藝最迷人的地方。
頂溪社區內有個吸引遊客造訪的景點「貓屋公園」,因為其繽紛可愛的畫風吸引人們駐足拍照,社區工藝春仔花也可由此推廣出去。想親身體驗指尖上的魔法嗎?可以跟頂溪社區預約體驗之旅,先到貓屋公園聆聽社區發展故事,走進「三隻小貓一條路」,在繽紛活潑的牆前留下身影。接著,到貓屋小學堂進行纏花體驗,靜下心來好好感受那一絲一線交繞而成的工藝魅力。
工藝小知識
纏花,其實是「靜心的功夫」。教授纏花的老師常常叮嚀,做纏花時要找一個舒服的環境,心要靜,才能做得來。社區夥伴在親身製作的過程裡,有了另一種體會,當心情很煩燥時,就坐下來做春仔花,藉由專心在纏繞的動作上,漸漸地將心放慢下來,感受安定。
頂溪社區除了製作春仔花飾品之外,也與北港朝天宮合作「供神花」,發展大型裝置藝術春仔花作品,讓纏花突破以往的形式與格局。因虎尾地區有深厚的宗教信仰,供神花受到各方的愛戴,而社區也已經將供神花的製作流程規格化,透過分工合作提高生產效率,以因應大量的需求。供神花的製作,讓社區內更有凝聚力,也向外連結為頂溪社區的春仔花工藝累積出名號。
資料來源:工藝記.旅讀臺灣農村/社區 (2019年)
雲林縣虎尾鎮頂溪里13鄰過溪56之2號
瀏覽次數:1
更新日期:1/23/2021 1:43:3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