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類別名稱
染繡工藝類
城市名稱
台中市
內容

突如其來的一場天搖地動,宛如夢魘的九二一大地震摧毀了無數的家園,卻也激發振作重生的力量。為災後重建而投入社區工作的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為了重振在地經濟、輔導災民就業,因而在已消逝的客家傳統文化裡,發現扭轉社區發展困境的契機,觸發了太平頭汴坑社區藍染工藝運動的開關。


【從傳統工藝看見災後重建的曙光】


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創立於民國八十七年,基金會的根據地位在臺中一中街的社區,這裡舊稱「水源地」,過去曾有自來水廠設置在此。基金會董事長葉晉玉原本從事文教工作,小時候曾經居住在太平區,他在九二一大地震便積極投入協助救災與重建,前進太平區成立太平頭汴坑工作站,負責社區總體營造及生態復育等工作。


在參與救災過程,葉晉玉與當地人偶然閒談,發現當地客家庄曾經發展過藍染工藝,但因為工業化發展及化學染料的衝擊,這項工藝早在太平地區消失近百年之久。這段故事啟發了葉晉玉,使他燃起復興客家藍染的念頭,遂與專家合作移植中部山區的藍染植物「大菁」及「小菁」,在有名的景點「蝙蝠洞」周邊進行栽種。


此外,九十七年,他進一步將工作站改造為染布工作坊,號召當地居民前來學習,並於一〇一年創立在地藍染文創品牌「太平藍」,以發展精緻藍染時尚、表現手感工藝美學為設計宗旨,將藍染導入日常生活,推出一系列服飾、配件到生活用品的創作,使人感受客家勤樸文化的藝術美學。


【湊齊人才打造「太平藍」品牌】


為增加偏遠地區失業婦女的工作機會,葉晉玉積極培訓並聘僱當地的中高齡社區媽媽投入藍染工藝,平日仰賴負責主力產品設計及推廣工作的江婕妤與詹雅汶兩位老師,而最重要的技法啟蒙,為來自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的湯文君老師,設計創意則是由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林青玫教授跨刀協助。


經過漫長時間的人才整合,終於湊齊「太平藍」的基本元素,使團隊可以投入商品開發。一〇四年開發運用水管紋呈現水流動感覺的「水源精神」系列包包,並結合客家花布,為肩背包、側背包等產品做不同個性詮釋;今年則是推出新的主題「藍金歲月」,把過去染料的古名及文化脈絡放入家飾品中,為藍染增添更多風雅與在地深度。


在一〇六年,葉晉玉更帶著客家藍染前往歐洲三大展會之一的法國巴黎國際家飾展,在這個被視為家飾潮流指標的會場上,「太平藍」以一系列結合原住民文創元素的客家村莊藍染工藝,作品不論精細度或創意都在展覽中屢屢讓人驚艷,獲得不少國外人士的青睞。而誰能想到這些作品竟是出自臺中偏郊默默的小社區?


太平藍的首度登場,推出以「藝舒活」為主題的一系列家飾用品,像是餐墊、桌布、抱枕、檯燈等,首次登上巴黎家飾展的國際舞臺。


【透過文化體驗永續深耕藍染工藝】


葉晉玉表示,臺灣藍染產品過去很少用主題系列呈現,而我們借鏡設計師到國外參展的經驗,策略性思考產品研發,利用不同的藍染手法去演繹不同產品,也使創意強度可以更大。


葉晉玉常說:「藍染工藝如果沒有結合土地,就少了可以感動人心的生命力。」為此,在發展太平藍產品設計創意的同時,葉晉玉亦將藍染這項客家工藝結合當地社區的居民,推動到校園及當地社團,深耕臺灣客家藍染的培育種子。


另外,基金會每年都會舉辦「藍染DIY」活動,並且設定目標要做到一百場,希望透過持續地推廣,讓藍染這項客家傳統工藝能夠代代傳承,根植於太平,長存於日常。


(106年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116.html  
地址
臺中市北區育才街3巷3號3樓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