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豐收的嘉南平原,農人們夾雜汗水的欣喜笑容,將滿載收穫的菜籠一個接一個往貨車搬。
傳統農用的物流箱是用粗寬竹條所編織而成,堅韌而有彈性的天然材料,給人牢靠務實的安心感,就像蔬菜水果的搖籃,哄著一路睡到臺北果菜市場,在最新鮮的時刻醒來。
竹籠是臺灣農村極普遍的器物,也是生產不可或缺的配件,舉凡採收用的蔬果籠、養雞鴨用的雞籠、碾米用的土礱,乃至襁褓孩子的搖籃等,若要票選最不起眼卻也最重要的生活道具,竹籠堪稱是第一名。
【保存消逝的傳統農村文化】
來到嘉義縣溪口鄉的天赦庄,這小村落在五、六〇年代曾有「竹籠王國」之稱,大大小小家庭式工廠遍佈全庄,至少有二十家以上,那時無論男女老少都投入竹編產業,用一雙又一雙靈巧的雙手拼出臺灣的經濟奇蹟。
早期臺灣外銷經濟發達的年代,臺灣的蔬菜水果都是裝在竹籠運到海外,在那個不盛行塑膠與紙箱的年代,竹籠就是最經濟也是最環保的包裝材料。
現任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總幹事的蔡世緯從小出生在竹編世家,他的爺爺就是專蓋竹管屋的師傅,腦袋想到的任何東西,舉凡雞籠、魚簍、竹簍到房子,通通都可以用竹子變出來。可惜在七〇年代,塑膠製品興起,強力排擠了傳統竹編產業,王國再強大,終究敵不過潮流。
為了保存即將消逝的產業,一〇一年一名長年旅居高雄三十多年的天赦庄子弟陳梧桐,有感家鄉榮景急遽消失,於是邀集了地方的耆老鄉親、各村村長及國小校長等共組「嘉義縣崙尾天赦竹編發展協會」,希望可以透過保存運動,讓天赦庄傳統農村竹編文化可以延續下去。
【一身絕活創作千變萬化】
傳統器物取材自然,生產無法仰賴機械,製作過程更是繁瑣費時。為了將竹子加工成各式的器物,天赦庄的竹藝師們,練就一身絕活,透過「剖、燒、折、編、綁」等多重工序,將桂竹加工成各種不同的粗細,既可粗編,也可細編,抑或交叉混用等,尤其是那在熊熊烈火上的烤竹工夫,更是一門絕活。為了將這門技藝傳承下去,發展協會也透過多元就業方案、組織竹夢編織團隊等計劃,帶動村內長輩與社區居民交流,藉此培育竹編人才。
另外,竹編原是一門因為生活需求而誕生的手工業,舊時代需求的器物大多為雞籠、魚簍、竹簍等,與現代人生活的物件相距甚遠,為了重新將老工藝與當代結合,發展協會也導入不同領域的工藝家或是設計元素,創作出糖果罐、信箱、背包、筆筒、水果籃、手提籃、手提包及四角籠等產品,漸漸吸引設計師或是飯店業者前來合作訂製產品。
【將無形文化變成觀光資產】
為了讓竹編工藝可以被看見,社區也合力運用竹編,希望將這裡打造為一座「竹編村」。
走進村莊裡面,首先建設完成的竹編主題公園,透過地標建築凝聚特色,讓外來遊客留下深刻印象,使得天赦庄竹編的名號不脛而走。
除此之外,協會也將工藝與在地旅行結合,開辦一系列與竹有關的活動,像是竹藝DIY教學課程、傳統農村映像與竹中籠捉雞示範等,把無形的文化資產變成觀光收入,成為農村工藝的另一種支持。
(106年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