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佛社區位於花蓮縣光復鄉的東南方,社區到處可見天然的湧泉,溼地環境孕育豐富的生態,村民長期倚賴井水及湧泉灌溉種植水稻等農作物。「馬佛」在阿美族意思為水質清澈及豐收之意,村莊仍保有傳統的農村風貌,大多以務農為主,稻米、箭筍為大宗,平地金針、花生、玉米、柚子、蔬菜為雜糧經濟作物。村民也種植一種特殊品種「光復香糯」,阿美族稱為「紅粟米」。除了農作物外,在臨海岸山脈有可以燒陶的土壤,打造一個勤耕雨陶的社區,是馬佛居民的願景藍圖。
【青壯人口返鄉改造社區】
與多數農村一樣,馬佛社區青壯人口外流嚴重。民國98年,一群畢業於西富國小的同學,基於對家鄉的懷念及責任感,返鄉成立以農村發展為重點的「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開始凝聚村民共識,為家鄉開創不同以往的精彩風貌。有了中生世代返鄉投入社區營造後,社區展開新活力,並透過「農村再生計畫」,發展出陶珠、陶器和布包等相關工藝產品,並以「馬佛陶」為社區品牌,增添新的經濟來源。
【阿美族燒陶手藝再現】
馬佛社區其實有悠久的製陶背景,60年代至70年代這裡曾有數家磚窯廠,以生產紅磚為主,造就當時社區的繁華。但僅十餘年的光景磚窯廠即停產,碩大的廠區荒蕪僅存高聳的煙囪。民國99年執行文化部「新故鄉計畫」時,委員至社區指導,建議可以用社區的泥土來製陶、或為釉料,「馬佛陶」的概念為此而生,也成為社區產業發展的思考方向。
而社區於民國101年通過農村再生計畫後,協會以水保局的「農村再生計畫」,結合文化部的「新故鄉計畫」,藉由花蓮陶藝學會等專業人士的協助,與在地社區西富國小的原住民課程結合,重新呈現阿美族坑燒製陶的方法,並培訓村民利用社區特有的陶土,製作傳統的原住民陶藝品-陶珠、陶壺;以陶板製作門牌、地磚,美化社區家戶及公共空間。這些活動讓阿美族祖先斷層的手工藝,得以填補起來,並且啟發馬佛社區將陶土產品和米特產共同行銷的構想。
【社區特色產業再提昇】
民國103年馬佛社區參與「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結合在地的馬佛陶與社區媽製作的布包,應用在地方特產湧泉米的包裝。這項計畫整合農特產與手工藝,在推廣農業產品的同時,也發展微型工藝產業,讓兩者相輔相成,為馬佛湧泉米增添豐厚的文創價值,提昇作品的精緻度、在地性及文化性,使產品能更加具備市場性與競爭力。
此外,社區協會也規劃創作課程,包括「手捏陶珠」,運用於小吊飾、布包用釦子及飾品、原民風項鍊,手鍊、髮飾等產品上;另有「陶板課程」,則運用於社區種子盆栽用花器,作為農產品包裝使用;再者有「原味陶趣」,主要為加強工藝產品的農村味與在地味,並且將在地居民、原住民及客家人的圖騰及元素融合一起,讓社區產品在眾多社區陶藝中能更為突出,也希望「一兼二顧」讓社區居民在投入工藝製作後,生活品質與休閒品味都能有效提升。
【文化與產業的加乘效益】
馬佛社區已發現「陶」可以成為社區文化與產業結合的最佳模式,希望未來能發展出屬於社區的特色產業,將社區深具情感的泥土,化為更有價值的工藝產業,透過製作技術及創意設計之提升,開發出具市場價值與受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再藉由行銷通路的拓展(如:參與市集及展覽活動、網路商城、實體店鋪販售等),利用故事行銷方式,打動消費者購買,以增加產品曝光度及品牌知名度,進一步吸引更多青年返鄉投入社區產業發展,傳統技藝不僅得以永續傳承,也藉此行銷社區特色文化及農特產品,以拉近城市與鄉村之間的距離。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