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瑞穗鄉的富源社區,舊稱拔仔庄,地處馬蘭鉤溪的沖積扇平原,土地肥沃、山明水秀,如同社區的名字「富源」一般,擁有令人稱羡的豐富自然資源。這裡早期是阿美族聚落,臺灣史上著名的「奇密社(奇美)事件」,即清朝總兵吳光亮從此地集結發兵平亂。在清朝開山撫「番」後,閩、客移民大量湧入,加上政府遷臺後安置在這裡的退休榮民,使這裡成為臺灣族群大融爐,但各族群仍保有各自的文化資源,像是曲風悠揚的客家民謠、清亮高亢的布農族八部合音以及阿美族的豐年祭,在這裡都可以看到、聽到,也展現富源社區多元文化。
【阿婆布偶訴說客家歲月】
與多數村落一樣,富源社區曾面對年輕人離鄉,只留長者與小孩在鄉的狀況。而這裡婆婆媽媽們利用自己生活中常用的技巧與新培養的興趣,在社區成立染布工坊,默默地為富源帶來其他社區裡少見的活力。
2003年成立的染布工坊,以客家藍染出發,為中高年婦女提供再就業的機會,並發展多元化的產品,經染布、洗布、調染料、烘乾、裁剪、車縫等步驟裁製成多樣商品,無論是阿婆的畫、阿婆布包、抱枕或阿婆布偶,都極具特色。尤其是「客家阿婆」布偶,每個布偶穿著和髮型都依客家生活經驗製作,如:方便好穿的七分褲和短襬上衣,還依照客家俚語做出不同主題。社區的阿婆說,往昔客家人大部分比較窮困,依照客家傳統習俗,女孩出嫁時,都要織一件衣服給婆婆,除了代表自己可以縫補衣衫,也順便討好公婆,所以娃娃衣著也仿照不同族群,象徵融合。
除此之外,娃娃還暗藏阿婆們獨特的幽默感,例如在黑色的頭髮加上幾根白髮,或是在臉部點上雀斑,客家阿婆的豐富故事內容,為布偶注入生命力。
【傳統工藝新體驗】
富源社區還將這些手藝和觀光結合,讓遊客在飽覽當地風光之餘,一同體驗染布樂趣。這些婆婆媽媽們這時會當起老師,毫不藏私地將客家染布技巧傳授給遊客,從紮、綁到漂洗,讓遊客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體驗課程深獲好評,不僅成為鄰近縣市觀摩場所外,也是國中小學藝術課程實做場所之一。
【阿婆手藝再翻新】
富源社區發展靚染產業近20年,仍不斷地積極尋求轉型的機會,希望逐漸導向先民智慧學習,以在地素材加上客家藍染,為社區產業做轉型,搭配布偶與社區特色產業的發想,形成特有的文創商品,搭配樸素畫與在地植物染,才能在一片植物染與藍染的領域中走出自我特色。
社區今年聘請靛花青工坊專業師資林孝桂教導染布技藝,以在地染材為染劑,例如:柚子枝葉、烏桕和唾手可得的洋葱皮,還把廢棄樹枝當成染材的一環,這些以純天然植物染材為染色原料的布與線材,除達到環保目的外,又能與農業進一步結合,並符合時代潮流趨勢,為社區開拓出產業新機。
運用在地染材染製而成的客家阿婆布偶,則延聘專研布偶的創意師曾子耘來教導阿婆布偶系列製作方式與技巧,充實阿婆布偶的創作內涵,讓客家阿婆更精緻多樣化,不但將手染布製成衣褲,還更加意象化用布偶表達出客家諺語,例如:「長工望下雨、乞丐望普渡。」、「家無譨譨公,麼該麼系空;家無譨譨婆,麼該麼系無。」等,充分傳承客家文化特色,除阿婆布偶外,也推出各種樣貌的客家阿妹、客家阿哥,形成最具在地特色的絕佳伴手禮。
【加值社區產業傳承傳統技藝】
今年計畫推動主軸為在地文化加值社區產業,經由在地植物染技藝及布偶的結合,使客家藍染及植物染技藝得以保存,藉由本次活動帶動與引導可以讓社區產業發展更加發光發熱,並得以發揮成效。透過課程培訓過程,激發社區居民的創意及凝聚向心力,進一步提升產業服務的水準,使傳統技藝有機會再傳承及發揚,除活絡地方文化觀光休閒活動外,亦創造社區公共效益、增進居民生活福祉,讓社區產業朝永續經營目標向前邁進。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