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達蘭埠文化農業產業推廣協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城市名稱
花蓮縣
內容

在花蓮的六十石山後山,要四輪驅動車才能進入的一個阿美族部落叫達蘭埠,另有黑暗部落之稱號,這裡始終維持原始無電的自然生態,種田、劈材、生火、點蠟燭,在這座美麗的山陵裡,再現阿美族傳統部落的風貌與生機,可說是一處位於海岸山脈深處的世外桃源。

 

達蘭埠的居民以種植金針維持生計,多年前受到中國金針的衝擊,部落決定將傳統金針耕作轉型,在2003年改為有機栽種,並且成立花蓮縣達蘭埠文化農業產業推廣協會,經過9年努力,在2012年蘭埠成為臺灣第一個取得瑞士國際有機證書的原住民部落。

 

【重振失落的編織手】

 

達蘭埠部落雖在農產業方面成功轉型為有機產業,但也在不斷成長中遺忘自我本質學能,在部落青年外流下工藝技術傳承幾乎斷層,耆老們的籐編、竹編(狩獵器具、食物裝置、農業器具等)、木雕逐漸成為消逝的技能。如今達蘭埠希望從目前勞動力密集需求的農業,再度升級朝向休憩觀光,發展「黑暗部落有機休憩園區」,希望將黑暗部落的故事性呈現於木雕中,竹編及籐編則結合農產品包裝、及日常生活品項、童玩、互動親子DIY、竹編及籐編文創故事性等,呈現部落整合資源之完整性,讓技藝不只是單純作品,而是多元性質、增加豐富生命力、商品故事性,讓達蘭埠部落技藝不再只是技藝,而是在傳達達蘭埠部落無限的生命分享。

 

【生活物品升級為工藝品】

 

對於達蘭埠居民而言,竹籐編器及編籃工藝都是部落過去生活上必需品,每一戶都有以籐、竹編織製作的各式各樣日用品,如:狩獵背袋、食物用品、農作物器具,但現今已有太多工業化的東西可取代,因此目前要傳承祖先手藝,除實用性外,還得結合技藝與美感,將籐、竹工藝品提升至傳統藝術的層次。

 

除此之外,在阿美族的植物世界中,以「籐」的多元使用最具代表性。籐皮(籐條削成片)早期在傳統阿美族社會是當建築材料用。昔日族人蓋屋以前,須先收集籐材,阿美族的老人家認為,有足夠的籐材,動工建屋才會順利。若有客來訪,宴請客人表示歡迎的食物也是黃籐,不過這是取黃籐未纖維化的「籐心」來食用。近幾年,黃籐已成為居民種植的鄉野特產。只不過一般人種植黃籐,並不是取它纖維化的籐條來編製成傢俱、蓆舖或手工藝品,而是取其籐心烹煮食用。

 

【別具特色的黑暗部落產品】

 

為推廣編織產業,部落邀請長老教學,從基本編法教起,在短短20小時的課程中,天生有好手藝的族人馬上就上手,做出的產品除了美觀實用外,還將傳統編織作法融合現代編織技巧,讓部落籐編及竹編工藝能有所創新,例如:皮製品加上籐的元素或竹編,創造複合式、多樣式的作品,增加特殊性及價值性。居民手藝結合部落產業如:金針、段木香菇,成為最具特色的「黑暗部落不日花」產品。

 

此外,藉由黑暗部落生態旅遊,居民研發簡易DIY作品,及部落族人生活上所需之日常用品,例如:黑暗部落煤油燈把手、小型籐編容器、童玩、製作陷阱等,讓來訪遊客感受無電生態之旅外,更能體驗達蘭埠部落對於籐的運用,讓黑暗部落生態之旅更加充實,具有教育性質及傳承部落文化故事意義。達蘭埠的「黑暗部落有機休憩園區」計畫正一點一滴實現,最終目的是提升部落在整體經濟面、社會面、文化面、教育面的活化與復興,以帶動部落人才回鄉就業,達成黑暗部落的永續發展。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106.html  
地址
花蓮縣富里鄉新興村東興109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