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台29線進入高雄杉林區,通過嶄新的火山橋,來到隱藏在山林間,舊名「十張犁」的集來社區,位於高雄杉林區最北端的集來里,鄰接甲仙區,緊鄰楠梓溪旁大貢山陵邊,是杉林區最大社區。
【在地人群成為最美風景】
在集來社區舉辦「農村一日遊」的期間,因為頻頻被遊客詢問「自己手染的服飾」有無販售?讓居民對發展「社區手染布文創產業」燃起希望,並產生更多的想法與嘗試。為了不與其他發展植物染的社區同質性太高,社區發展協會經過仔細評估,開始思考如何發展出獨有的產業特色,形成差異化。
因此,配合鄰近「大愛園區」多個「縫紉工坊」的資源,集來社區每年的社區營造都逐步累積出成果,與大眾分享。在此同時,一邊整合充實相關硬體建設,一邊結合農特產業與社區觀光活動,以文化導覽著眼,成為「人文生態深度旅遊」的一個小支點,也讓社區住民們,經由系統式學習培養軟實力,要讓在地人群成為在地最美的風景!
【深化「手染布」技藝的精隨所在】
延續101年至103年的社造成果,集來社區選擇以「文化創意」為主軸,抓緊「產業發展」與「農村旅遊」兩大重點,整合自然生態景觀、社區農村旅遊、婦女技藝培力、發展文創產業等幾項主題共同發展,希望跳脫僅有「農特產品及農產加工」的單一思考方向,融入更多的生活文化素材,呈現社區文化生活的多樣風貌。
集來社區不間斷地反思:「發展社區本身的技藝文化,除擁有屬於自己的特色作品外,是否還有其他產業發展的可能性?」為了站穩腳步,且不依賴政府支援生產的人力,除了須具備「興趣與熱誠」外,一點一滴地累積生產的各種技術,和體會創作的竅門,成為最重要的課題。
由此衍生出一個解答:集來社區工坊想要專門生產具有藍染與植物染風味的「染布」,當其他工坊需求品質穩定、數量一定的「手染布」時,可以扮演這樣的代工角色。社區媽媽一方面可藉由訂單需求來深化技藝,也能透過共同訂單增加個人的生產價值。當年齡漸長、體力愈衰,粗重費力的農業生產已無法負荷時,「手染布」這樣的技藝,可以讓她們在暮年有精神寄託。
【「技藝作品」化為「實用商品」】
集來社區觀察南部除了臺南的「菁寮」為藍染重鎮外,其他大多為發展植物染的社區。故決定以冷染的「藍染」為基礎主力,結合熱染的「植物染」來發展產品。並利用社區空地,開始種植「馬藍」跟「薑黃」等染材植物,期以配合「農村旅遊」讓遊客更了解文化故事。
此外,以集來社區最核心的「自然地景」、「蔬果產業文化」為主,結合其他社區或工坊的特色。(如:大愛園區的原住民文化風貌、月眉社區的客家元素、金興及小林社區的平埔族文化),複合運用圖案、材料及技術,希望創造出具有「獨特性、故事性、融合性」的作品。也同步向鄰近各地如:旗山、美濃、大樹的師資多方學習。
【成立「集來手染作坊」製作平台】
社區媽媽的背景與品味皆不同,先從製作自己想要並喜歡的「生活飾品」下手,以此為藍染進階技藝的項目,一邊由「淑女帽、扁帽」、「筷套」、「兩用背袋」,學習進階的「型染」與「縫織」技巧,一邊產出作品,成為基礎的「消費樣品」。
成立「集來手染作坊」,搭建作品研發、成品製作的合作平台;配合社區「農村旅遊」辦理成熟作品分享會,對附近較大企業或組織(如:鄰近的永齡農場、真福山文教基金會)展開「客製化」宣傳;另逐步建立社區「自有品牌」的識別圖像(即社區媽媽舞團的對外宣傳),轉換成「客製化」的溝通媒介,運用不同管道模擬出量產模式,以利行銷。
【手染布技藝成果獲媒體關注】
在發展的過程中,集來社區獲得不少電子媒體如:三立電視節目「玩客瘋高雄」、民視節目「真心看台灣」的關注並採訪報導,肯定社區媽媽們的投入,也是持續下去的最佳鼓勵。
目前集來社區的染布人力有限,規模較小,尚無法擁有「種植、取材、養染」的一條龍發展,初步希望先專注在「手染布」這件事上,讓社區媽媽們把染布技藝學透深化。未來也要在染布技術上有所突破,將「有創意」或「美好的」的構想,融合在地特色,發展出個人獨有風格。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