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先民早期服飾以藍布衫為主,染料素材則有「山藍」( 俗稱大菁)、「木藍」( 俗稱小菁) 之植物,製作的染料稱「藍靛」。藍靛於清朝統治咸豐年間,曾是臺灣第三大出口經濟作物,也是菁寮聚落藍染的全盛時期。但在合成染料發明、化學染法引進臺灣後,藍染逐漸被時代趨勢所淘汰,100 多年前菁寮聚落的經濟命脈因此衰落中斷。
從墨林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期復興百年前的祖先技術,再將以「菁」為名的在地藍染文化傳承給下一代, 達成百年藍染再現的願景。
【傳統藍染力圖跟上現代腳步】
後壁菁寮地區為小菁理想的種植之地,清朝時墾民在此大量栽種「菁樹」( 青仔),收成後加工製成染料,其藍靛製成品質全臺之冠,故舊地名為「青仔寮」,就是因為當地曾設有多家製作藍靛的工廠。藍染工藝的黃金年代在19 世紀時期,也曾拿下臺灣對外貿易出口的第一名。在村內百歲人瑞其口述歷史中, 都還有跟藍染相關的印象。
藍染之於現代菁寮是一門失落的藝術,也是亟待保存重現的傳統產業文化。2000 年成立「墨林文物館」,收集社區內各項古代舊式的農業工具,加以陳列展覽。2014 年「墨林文物館」改造成「藍染熊手作坊」,並導入商業營運模式與開發藍染DIY 商品,以墨林社區當地居民能自給自足經營為終極目標。針對藍染工藝技術的提升及推廣,不僅創造多元就業,也吸引年輕人投入學習並開發新型態的文創藍染作品。
【復育藍染文化傳承老祖先智慧】
墨林社區籌劃辦理藍染手工復育計畫已有8 年時間,幾年前將社區獨特之小菁藍染編織成古早味的手帕、稻草作品、拼布包製作等。近年因聚落工坊成立已有固定的常客,假日為學藍染而來的人潮也日益增多,藍染文化的復育工程逐漸展開,希望以此藍染手工藝作為墨林社區的文化資產,也期許能永續傳承老祖先的智慧。
【運用多元材質讓藍染現新意】
運用不同技術,藍染會成為更有層次、更具深度的工藝產品。墨林社區為向辛勤種稻的農民,及不斷求新求變的藍染工作者致敬,特將稻田苗穗及收成的穀粒融入作品,五穀粉末加石灰粉調和的糊料用藍靛糊法技巧呈現,蘊含「鼓勵」之意,製作成壺袋( 諧音:福袋), 以五顆穀物為紋樣訴求,代表五穀豐收。此袋可裝水壺,也可作為酒瓶袋、醬油袋、醋罐袋等多用途提袋,自用送禮兩相宜。
為讓創作有更自由的發想空間,墨林社區將藍染結合新的雷射型刻操作技法,提升型染技術,也培育新的藍染美力。同時,透過藍染與皮革的邂逅,讓參與的社區媽媽得以熱切地腦力激盪,思考如何創造出代表墨林社區的造型,並吸引遊客購買。多元材質的媒合讓藍染不只是藍染,更讓地方特色與傳統產業文化迸裂出令人驚豔的火花。
【特色藍染體驗帶動地方經濟】
在「藍染熊手作坊」成立後,不論平假日都有固定的遊客到訪,體驗藍染DIY 都以簡易的綁紮染作品為主,漸漸有不少人反應可以製作更加細緻的藍染作品。學得型染新技巧的社區學員將為手作坊基本班底,固定排班進駐教學,讓隨時到訪的遊客都能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認識藍染,並透過實際手作體驗藍染之美。
墨林社區以天然環保染的特色和平價的參與方式,讓社區小旅行獨樹一格,尚與地方的學術教育單位合作,推出設計成果展或是文物展,以吸引更多人潮,也為推廣當地產業及農特產品不遺餘力。目前已有臺南科大的設計所師生,固定於週末在菁寮市集擺攤。
墨林社區的主要生產作物還是稻米,紀錄片《無米樂》順勢創造了菁寮的觀光榮景,讓造訪菁寮的遊客絡繹不絕。但風潮過後,如何持續菁寮聚落的魅力,成為重要的課題。小菁若能成為當地第二種經濟作物,除了可帶來觀光財源,亦讓藍染工藝有機會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產鏈,好讓墨林社區真正展現昔日藍染重鎮的熠熠光采。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