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社區擁有優異的環境氣候、美麗的天然景觀、豐富的生態資源、悠久的文化歷史,還有自然純樸的居民;在社區導入大型公共建設─太平雲梯,對社區發展將產生重大改變之際,希望藉由長期社區營造成果,聚合眾多認同太平的藝術人才在此創作與生活,以社區藝術工坊扎根於教育,深入挖掘當地臺灣文學家張文環的文學作品,轉化為環境景觀的創作元素。
太平社區推動「山茶花演義」,不僅精進陶藝技巧的實務操作,亦規劃文學導讀課程,讓製作的志工群更深入了解和體會張文環的作品,期許製作陶板的手藝也融入文學的精粹。
【山茶花演義形塑農村工藝】
太平地區的開發始於清乾隆年間,當時漢人陸續到此地開墾山林,發現這處高山中難得一見的寬廣平地,故稱為「大坪」,生活聚落「大坪莊」、「茅仔埔莊」逐漸成形。臺灣光復以後,才將現在的地名改為太平。太平村位於嘉義縣梅山鄉南方山區,地處梅山鄉的地理中心,北與圳南村相臨、東接碧湖村、南與緞繻村相鄰、西與半天村為界,這些山區聚落多以種茶及觀光發展為主要經濟來源。
日治時期著名的本土小說家張文環先生,出生於太平村,是40年代臺灣極其重要的小說家及文壇領導者,自日本留學返台後,便發表一系列以臺灣風土民情為題材的作品。代表作《夜猿》曾獲皇民奉公會臺灣文學獎,小說《閹雞》曾由劇作家林博秋改編為舞台劇,在臺北「永樂座」演出。而他主編的「臺灣文學」雜誌,則與西川滿的「文藝臺灣」分庭抗禮,是戰爭時期被殖民統治的臺灣人最主要聲音。
之前太平鄉公所曾以《閹雞》的意象為題,於張文環故居所在的太平老街上,每戶店家前,設置夜間可以發光的環狀公雞,是以文學營造地景的萌芽。大坪柴窯設置後,為形塑太平農村工藝特色,特別以創作場景就在太平村,也是張文環半自傳小說體的《山茶花》為主軸,開創文學陶板裝飾物件,讓來到太平的朋友們進一步認識臺灣曾有一位如此重要的文學家。
【社區生活美學大家一起來】
陶板裝飾雖是太平社區第一次的嘗試,但營造張文環文學地景計畫卻自102年即展開,從張文環的知名小說《閹雞》、《夜猿》摘出重要意象,由當地多位藝術家與村民以磁磚、馬賽克拼貼的方式,在太平老街口的社區活動中心牆上,完成一幅呈現社區文化美學的藝術創作。
不只如此,太平社區街巷裡就是推廣藝術的微型藝廊,有國畫家李國聰以「梅山早期婚俗」為主題,在10公尺寬的壁畫上繪出長長的迎親隊伍,來描述古時婚禮的熱鬧景象。謝宗興等在地藝術家也與社區志工們在太平國小對面的牆上表現「太平風情」,將原本閒置或荒廢的角落,改裝成一處處美麗的生活空間。
【以文學入味體驗地方風】
這些藝術家經由村長嚴清雅熱情邀約而義務協助,村民們經由參與,深入了解社區本有的文化與歷史,從藝術創作激發生命共同體的情感,不僅推廣社區獨有的特色,也豐富城鄉面貌,將美學種子深植於下一代心中。
文學陶板裝飾技藝的培訓計畫,並不是一般開發紀念品或伴手禮,而是希望深化太平農村的微型工藝,讓社區居民藉著雙手捏出屬於地方故事的物件,使「山茶花演義」不斷流傳,除提升柴燒窯工藝技能,也結合地方文學內涵,讓居民自發性體會社區資源可醞釀的「美感」及「產能」,而從中發展出以文學導覽地方風情的體驗型觀光模式,有效利用大坪柴窯,達到長期營運社區產業的目標。
【太平新風貌導覽新門道】
文學陶板所刻畫的原圖是1940年張文環連載於《臺灣新民報》的小說《山茶花》插圖,每回連載都由畫家陳春德配圖一張,連載111回共有110張插圖,從中精選故事橋段與圖像精華,用太平柴窯陶板的無華呈現過往山村的質樸,用文學、陶、柴窯串聯與呈現時空中的三十六彎太平山城,令人心醉的淳美。
燒製成功的陶板為社區藝術裝置,未來亦是社區導覽解說的一部份,依故事連載順序展示,方便解說員可以敘述順暢,完整呈現《山茶花》的故事。而陶板燒製有瓦斯窯、柴窯加上不同的陶土燒成富變化的質感,另有部分圖片採用鋼板雷射切割銹化處理,更添多元層次美感。
【柴窯讓社區營造更活絡】
柴窯的設立讓太平社區有了一個新契機,張文環的文學靈魂得以用一種更貼近故土的方式呈現於家鄉。陶板上印刻著山城的文學,有過往的質樸,有現下的新意,沉澱了歲月的悲歡,交織出生活的平實,賦予地方文學新樣貌,也帶給社區新風貌。
透過農村微型工藝產業培力計畫,推動社區技術人才的培養,藉由文學閱讀與柴窯陶藝技術的訓練課程,鼓勵村庄的青壯年都參與,並完整操作柴燒流程,掌握技巧。從面對種種挑戰與逐一克服的過程中,可感受到一股對柴窯陶藝的熱情正逐漸升溫,也唯有投入熱情與提升技能,才有真正長久扶植社區地方工藝的機會,為社區文創觀光產業營運補給新動力。
(104年社區多角化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