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永福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城市名稱
南投縣
內容

永福社區位於南投中寮鄉西南側,境內為平林、大坪、後壁三條溪匯流之處,以溪流為界,北邊是永嘉社區,南邊是永福社區。此處以前叫撻子灣(別稱踢仔灣),於道光元年前因河道未如現今現形直洩,通往南投之旱路亦為之彎曲,因此既堵塞又彎曲,(撻仔)與台語(阻塞)發音相似而得名。

 

永福社區屬於典型農村,居民多為務農,農產品有龍眼、香蕉、柳丁、荔枝及檳榔,其中又以龍眼及蜂蜜為其大宗,尤其是龍眼,產量及品質在全臺頗具名氣,而且其副產品甚多,如:龍眼乾、龍眼酵素...等,也因此龍眼成為本社區農民主要經濟來源之一。

 

【注入工藝元素發展農業新契機】

 

永福社區務農人口多,但因得「看天吃飯」,農作物收入不甚穩定,經過「農村再生計畫」的輔導,社區擬定以生態、生產、生活等「三生」願景來統合永福社區的在地資源,包括農業生產─鮮果龍眼、龍眼炭焙加工產品、優質龍眼花蜜、養鹿、製酒等;自然生態─糖鐵蝙蝠洞、野溪蝴蝶谷、平林溪流域、自製生態池、八色鳥記錄等;生活文化─日月洞典故、創新石頭廟、玄武宮信仰、台糖舊糖鐵、萬應公廟傳奇等;社區充分將這些資源活化並有機組合運用,創造多元豐富的觀光旅遊新風貌。

 

為讓地方農業轉型發展成功,這兩年社區配合水保局農村再生計畫,結合陶藝培訓課程,讓居民能將對陶藝的興趣轉為工作技能,希望社區生產的龍眼蜜、龍眼乾、農眼花茶、龍眼釀等加工農特產品能結合社區陶作,成為地方特色商品,此外也可透過陶藝柴燒培訓,凝聚社區向心力與活化龍眼樹木新價值,進而發揚在地產業創造新商機。

 

【地緣之便發展陶藝】

 

陶瓷並非是永福社區固有工藝,但臨近的「南投陶」可是名聞遐邇,尤其有不少窯場建在中寮地區,基於地利之便,所以永福社區選定陶瓷做為微型工藝產業的培力項目。除此之外,永福社區還獲得水土保持局補助闢建柴燒窯體驗園區,研習學員除可持續在社區內自主練習,亦不時可求教陶藝家曾樹枝、白皓東手拉坯、樂燒技術,居民上下同心,期望透過技藝訓練,發展陶藝工藝創作,使其成為地方產業升級最佳推動力,為打造永福社區成為臺灣農村特色城鄉,注入活力與助力,並為社區永續經營的重要養分。

 

【古法柴燒創造地方特色】

 

柴燒是古法燒陶,用磚塊建造柴窯,把陰乾後的作品堆疊到窯內,再以磚塊和泥漿封窯。以柴火連續燒3~5天,冷卻約一星期才能出窯,因為柴燒陶藝費時費力又不容易控制溫度,燒出來的結果還不一定能如預期,因此逐漸被陶藝家捨棄不用,但永福社區卻想藉由柴燒創造地方特色,試圖與其他同質社區作出市場區隔與產品差異化。

 

柴燒製作出的陶藝品靠落灰形成表面的圖案,而落灰的不同會影響圖案和色澤,所以每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所呈現的質感也較溫暖,質地粗獷有力,有別於瓦斯燒和電燒華麗光亮的釉藥,而社區農地遍野的龍眼木取得容易,更提供柴燒源源不絕的火力支援。因此,臺灣雖有不少鄉鎮都具備陶藝製作技能,但永福社區的陶藝品卻帶有濃濃龍眼味,頗具地方產業特色。

 

【三生概念提升地方產業附加價值】

 

永福社區不僅把龍眼花、龍眼蜜、龍眼肉、龍眼乾等地方特產,透過陶藝創作相關系列產品外,也以地方特產龍眼核子特有色澤,研發陶製釉料,利用地方修剪之龍眼木柴,開發具地方特色之燒陶技藝。


此外,社區閒置空間還提供個人設置工作坊,鼓勵青年陶藝創作,目前已有三家成立。社區居民期盼透過陶藝發展營造有利地方文化產能,結合地方產業發展,吸引各地遊客來訪,有效推廣地方產業活動,達成結合生活、生產、生態「三生」有幸的富麗農村。

 

【柴燒工藝促進產業轉型】

 

社區柴燒陶藝的經營,需要動員許多人力,希望透過培訓計畫之執行與推動,讓居民感情更加融洽,未來也將積極促進一、二級產業的轉型與三級產業的發展,以陶藝為核心,結合地方農特產品設計包裝提升產值。同時,也將以南投陶的製作品質為學習指標,鼓勵學員多方觀摩擴大視野,以製作出更具有永福社區在地特色的柴燒製品。並期望可以藉由結合地方學校陶藝教學活動,將工藝技術向下札根,除活絡藝術學習氛圍外,亦將製作技藝傳承下去,使柴燒工藝能在社區永續經營,讓農村產業得以用新風貌展現。

 

(104年社區多角化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98.html  
地址
南投縣中寮鄉永福村永平路435-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