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力里社區發展協會
類別名稱
編織工藝類
城市名稱
屏東縣
內容

春日鄉力里社區是個人口數大約只有500人的小聚落,部落裡家政班是社區婦女活動的原動力,多年來一直背負著培育傳統工藝、美食及教育人才的重任,裡面陳列排灣族特有色彩、圖騰製作的各式小大提包、服飾及生活用品,婦女們低頭在燈下縫製,從學校下課的小孩在一旁有樣學樣拿針線,像古早以前祖先們的智慧,不是透過文字記載,而是孩子看著母親側影刻劃在腦海裡代代相傳的影像。

 

【專屬排灣貴族的織布藝術】

 

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最擅長織布的族群,這與階級分明的社會組織有密切關係,族人身份有貴族、平民之分,而貴族特權在衣飾文化上的表現非常鮮明,平民不能僭越這樣的規定,因為貴族們不需參與日常勞動,有充裕的心力與時間從事工藝創作,這些工藝創作也成為彰顯貴族身份地位的最佳象徵,特殊的紋飾,如:人頭紋、太陽圖飾,特殊材質與飾品,如:珍貴的豹皮與琉璃珠,在服裝上也以亮麗的色澤及豐富的刺繡來表示地位。原本是顯示階級的繁複工藝技巧,反而成就排灣族人突出的織布手法。

 

【與美麗織物的劫後重逢

 

力里社區的族人們興起重建傳統織布技巧的念頭起源於一場可怕的風災。莫拉克颱風重創力里部落,不僅居住的家園毀於一夕,連世代收藏在部落的文物也遭受損害,為清查部落古文物的損毀狀況,特地在災後隔年舉辦豐年祭,並於前夕邀請族人將沒有受損的文物拿出來展覽,其中幾戶人家拿來數塊超過150年歷史的編織衣物,外表雖然陳舊,但編織手法細膩又龐雜,連擅長編織的老祖母(VuVu)都無法理解當時的巧妙工法,看著祖先留下來的智慧結晶,族人們興起重建織布技巧的念頭。

 

表階級的織紋象徵族群部落文化

 

現存古老夾織是以羊毛與麻線雜織,以前臺灣沒有生產羊毛,所以應可追溯到荷蘭人治臺時期,直到日治時期理蕃政策禁止穿戴原住民傳統服飾,使織布技術漸漸消失。力里社區是至今仍少數保有傳統祭儀及祭師的部落,多年來一直致力於恢復族人的織布技術,這些織紋都有傳統意義與專屬用法,例如:太陽圖飾,源於太陽之子傳說,只有貴族才可使用,陶壺與百步蛇紋是對祖先的重視與敬畏,隨著時代改變,代表身份的織紋不再只專屬於貴族階級,已經轉化成代表排灣族特色的圖像,「生命的彩虹」計畫是延續學習排灣族特殊的織布圖紋,讓傳統的光榮再現。

 

人努力維護僅存的工藝手法

 

排灣族服飾特色為織布色彩豔麗,而其中被稱為人頭紋的圖樣看起來很像外星人,是排灣族認為最美麗的圖樣,難怪部落裡擅長織布的VuVu看到古老的織布會表示:「排灣族的織布簡直就是外星人來織的」,用來形容織布的難度,夾織是前一代族人的織法,由於技巧複雜,至少已經失傳150年以上,無人可以傳授,此計畫是以目前的平織和斜紋織法,將傳統的紋式帶入現代實用的設計當中,讓排灣族的織布藝術藉此流傳下去。

 

物工藝成為部落曙光

 

「生命的彩虹」是結合不同專長的設計師,以日常生活服飾、用品及社區伴手禮為主題,發揮部落工藝及建構社區的特色產品,其中使用性最廣的背心,圖紋設計變化多端,是最容易保留織物完整性及呈現織布手法的商品,而兼顧實用與美觀的斜背包,是103年計畫結束後參與部落市集活動中,市場反應最好的特色伴手禮,織布藝術與背包、提袋、配件等用品完美結合,形成亮眼又豐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商品,不只行銷社區產業,同時打開排灣族織布工藝的希望之窗。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89.html  
地址
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村1 鄰圓山路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