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染曾是新北市三峽地區重要的經濟命脈,以往曾有「黛色參天,一望如染」的盛況,從日治時代開始,隨著西裝、和服的流行,加上化學染料出現,顏色鮮艷繽紛,傳統染布技術無法符合當代需求,天然的藍染逐漸被取代。而三峽有一群喜愛傳統藍染的人組成了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希望可找回傳統三峽藍染的技藝,藉著傳統染色研究專家的協助,透過歷史文獻的調查,重現當初三角湧那獨一無二的色彩。
【靛藍成為經濟重心】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藍染的技術在中國古代十分普遍,在很久以前已經開始種植用於染色的藍草,甚至在周朝還設有官吏「染人」,又稱「染草之官」,來管理染色的相關技術與生產。臺灣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生產由藍染植物發酵製成的「靛藍」已不可考,但在清朝末年,靛藍在當時的船貨量僅次於米與煤,在經濟價值上也躍居首位,由此可知,臺灣的藍染在18世紀末期已經出現且廣受歡迎。
【北臺灣染布業重鎮】
在臺灣染布業蓬勃發展的時期,三峽地區因氣候、地理環境之便,成為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三峽位於大姑陷溪(今大漢溪)、三角湧溪(今三峽溪)、橫溪三條溪流沖積而成的三角平原上,故舊名三角湧,早年盛產大菁(馬藍),大菁蘊含豐富的藍靛素,是染製青布衫的主要原料,因染布需要有良好的水質,三角湧有清澈的水源可漂洗染布,再加上水路交通便利,要染色的胚布可藉由淡水河系將布匹運至三角湧,染製好的成品可順流運到艋舺(今萬華),再外銷至大陸、日本、南洋等地區,所以帶動三角湧的染布發展,成為清代北臺灣最重要的染布業中心。
【「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
在染布業鼎盛時期,三角湧街上的染坊曾一度高達二、三十家,其中在1903年第五回內國勸業博覽會上,由三峽士紳陳種玉開設的「陳恒芳染坊」以「烏漂洋布」獲獎,三峽第一位文秀才陳嘉猷所開設的「元芳號染房」也在同年以「天青漂洋布」參展,因此有了三角湧染的盛名。
「藍峽客-再現三角湧染布色」計畫是希望透過歷史典籍的考證,重現在百年前傳說中的三角湧染:「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除了再次把傳統的三角湧染色彩與傳統的服飾結合外,也以傳統服飾的元素為基礎,設計具有古樸風味的現代服飾。
主要的參與人員是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所輔導成立的三峽染工坊成員,這些成員各自開立個人工作室,一直在為傳統藍染默默耕耘,藉由此計畫,邀請專業的設計師,協助三峽地區這群守護傳統的成員,呈現傳統的三角湧染,讓藍峽客把「烏漂洋布」與「天青漂洋布」的榮耀再一次帶回到三峽。
【三峽染風華再現】
到三峽老街上遊玩,可以發現當年的染坊牌樓處處林立,想像著當年染布業興盛的時期,街道兩側經營染布業的店家,屋前面街做為店面,屋後做為染布的場所,染好的布就挑往溪邊進行漂洗的場景,好不熱鬧。正因三峽藍染曾有這樣輝煌的歷史,故在民國88年成立了「三峽傳統染織工作技術復原團隊」,希望重現三峽藍染的傳統技藝,同時也致力於開發符合現代的染織工藝品,以藍峽客的品牌,再創三峽染的新魅力。
【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近年來因溫室效應及環境污染的影響,民眾開始注重環境議題,也體認到天然製品的美好,不同於化學染料的豔麗豐富,植物染的色彩溫暖而樸實,對人體不會有傷害,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傳統的藍染,再次被人們重視。
三峽藍染的現代工藝製作不再侷限於服裝,應用及表現方式相當廣泛,利用各種技法呈現不同風格,如:青布土染、刮漿染、蠟染、夾纈染和紮染等工法,而除了服飾配件外,也應用於各種日常生活物品上,舉凡:壁飾、門(窗)簾、靠墊、頭巾、手提袋、文具、吊飾等,充份展現出藍染「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全新生命力。
(104年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