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藝扶植計畫成果】
河流,是台灣生息律動的重要命脈。每當看到靜躺彎曲的大河彎流時,那股恆定、靜謐的帶動能量,總會讓人帶著敬畏地這麼想著。南投縣名間鄉新民社區位於名間鄉東南隅,這個緊鄰濁水溪,過去曾是濁水溪河床、百分之八十人口都是務農的樸實農村聚落,日本時代「新的移民」至此開墾溪埔成田,與濁水溪依畔而生,依附濃厚的情感。新民村居民靠著濁水溪的高含砂量,築石畦將溪砂沈澱淤積,就地取材,直到砂土愈積愈厚,成為可開墾種植的新生地。這個在濁水溪旁以農作為主的小農村社區,一直以來訴說什麼故事?或是,反過來想,農村裡還有什麼故事可訴說?新民社區能以什麼主題來成為吸引人的故事焦點?
這樣的問題意識,成為自921地震推動社造運動以來,居民以及主要推動社造的成員心中的重要提問,或是該說,大家心裡想的是,十年了,由社區自發的社造運動方向,已到了轉型發展、尋找新的活力的階段。
每當進入這個恬靜小農村裡,就可以感受到意趣閒散的農村風貌。從與社區居民接觸的感受與經驗中,也可以感覺農村裡那份富含人情味與善心熱切的關懷,濃濃的,是樸實又真切的情味。在九二一震災之後,南投縣名間鄉新民社區藉相關團隊輔導,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運作社區工作,讓社區顯得生氣蓬勃,他們不但沒有被災難震垮,更以營造「濁水溪的世內桃花源」為目標,或許地方小、凝聚力夠,不管是守望相助巡守、社區美化活動、廟宇中心節慶熱鬧,堅凝的聚集力、相挺到底的農人情誼,新民社區真的很「和」(Hô—團結、和氣之意)。
新民社區經由社造活動的凝聚,不必然是另一個「無米樂」的故事,或許他們還能透露更多一些關於幸福農村的訊息,這是一種快樂的生活所在與生活選擇。現實條件中新民社區擁有很多豐富的農業資源(稻米、蔬菜)、觀光果園(棗子、平地水密桃、黃金蕃茄、山藥田、神秘果),幾乎不用廣告,生意就做不完。但是他們還是希望觀光農業為社區帶來不同的農業方向、同時還要接觸、累積多樣的文化事務。
【無法複摹的社區文化氣味】
對於從事農業的社區,其所擁有的文化資源相對缺乏或需要再發掘整理,因此這幾年除了觀光農業的社造方向之外,新民社區還積極發展許多邀集居民參與的社團活動—例如國樂團、河川守望相助隊、媽媽教室、戰鼓陣及各種研習班—美語班、日語班、農業轉型班、電腦研習班、濁水溪石藝研習班、成人教育班、記錄攝影工作坊等;同時也獲教育部與資策會的補助輔導,獲選為縮短城鄉數位落差試辦計畫的試辦點,成立「數位機會中心」,在數位運作及電腦技能的輔導協助中,建立了偏鄉數位資訊教育,很多白日務農的老先生、太太、社區的小朋友來學習電腦、接觸網路世界,用起電腦可是一點都不含糊。漸漸的,社區活動的累積,找出了一些新民社區特有的、在地的文化氣味:圍繞在廟宇中心、社區e化軟硬體及營運活動、農業故事、戰鼓推廣教育或是「人」以及田園的氣氛。
【尋找社造新課題】
工藝家陳培澤與社區的接觸、合作,乃至於推動社區工藝的發想,其實還是跟「故鄉」的淵源有關。陳培澤是國內以玉石雕刻著名的工藝家,作雕刻四十餘年,具備深厚紮實的工藝雕刻技巧,將早年專擅的台灣傳統玉雕精細的技法,循而內化跨向創造性與現代性、主體性與精神性的石雕創作探索,成為帶領傳統工藝轉作先驗性面貌的一種重要風格。而出身名間鄉的陳培澤與新民村的前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楊朱龍,其實是從小到大交情深厚的好友,兩個人有不同的互補特質,卻都擁有實現理想的力氣,是勇於實現的「老青年」。雖然當初僅是一個閒聊中的想法「為什麼濁水溪的石頭沒能拿來好好運用?」後來卻成為了新民社區發展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起點。
從一個社區營造的角度切入,陳培澤認為:「在此社區未有既有的工藝產業發展前,社區想更多元嘗試也是一個可以思考的課題。」「以後這樣的工藝類型慢慢的萌芽,開始有人去思考石頭要怎麼樣來利用,這一次的成果不一定成功,但帶入技術之後,就有一顆希望、啟蒙的種子用濁水溪來灌溉。」
【「跨過濁水溪」去學藝】
石雕工藝家陳培澤的工作室「攻玉山房」位於竹山鎮的山郊半山腰上,社區學員每週末,要跨過濁水溪來學藝。這一段跨溪的路程不遠,但如果帶著一點傳統與浪漫的想像,頗有工藝傳習拜師求藝的那份堅持與毅力在,深具象徵意義。
濁水溪有各式各樣的石材,最常被用於製作硯台茶盤,亦或是藝術家的創作材料之一,但是當天然石材碰上文化創意,對於一般人想要呈利用石材呈現自己想要的文字、圖像,卻礙於器具、技術而無法實現。所以今年陳培澤透過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支持,將善於處理石頭的工藝技術,規劃一連串完整的專業石作技術課程,以及與學員一起研討設計說明等課程,嘗試讓社區居民可以學習石雕創作的初階門檻。除此之外,社區學員藉由在新民社區長期耕耘、成果顯著的數位教育所習得的繪圖技術,結合運用電腦輔助設計、掃瞄自己的手創繪圖、切割貼圖噴沙輔助製作,磨練陰陽刻的技術,來創造多樣石版類型的工藝作品。
未來希望讓在地居民能發現、利用就地撿拾適用之石材,學習將文字圖樣刻畫在石材上,並在石材週邊結合設計的邊框,製成如特色門牌、標示牌、感謝牌、時鐘、裝飾鑲嵌圖案等產品,並將切割過程留下的石皮做邊際利用,做成貼附用之建材營造出濁水溪流域的特色工藝品。
【設計「從零開始」的素人設計主義!】
參與計畫的學員多是單純的農人與家庭婦女,但對社區事物都具有熱烈參與的意願。社區素人可以由工藝學到什麼?或是需不需更進階的設計觀念作為指導?陳培澤認為,技術的培養是一項特殊專長亦是工藝項目傳承的重要基礎,未來在農村中還可成為農閒時的第二專長,有了基本可以掌握機器雕刻、噴沙的技術「一步一步的牽引與調整,發現每位學員都能做出計畫成品,那實在是很大的成就感。」他鼓勵創意、開放的傳習思維,因為他認為「每個人一定擁有一個感覺,可以自己挑選一件碗盤、一件符合自己的衣服。每個人依照自己的想法繪圖噴沙輔助雕刻,也比老師一步驟一步驟教學設計製作樣版來得有趣味。」設計的意念,就是從這樣零的基礎裡開始產生的。
後來變成大家都想要開發多種裝飾性的石版創作來佈置家園環境,更可愛的是,對照學員與作品之間,就好像看得出那個人所展示的個性、充滿個人想法、更常帶有農村中素樸古意的味道。往後我們可以看見學員的成果展示在自己的家中門牌、店招或是創意時鐘,更可作為社區工藝美化的成果與素材,靠自己去營造社區工藝生活化的氣氛與環境,致力發展出特殊型態的創意工藝社區。
在名間鄉各社區的成果展中,新民社區展現出此次扶植系列的工藝創作成品,在十餘個社區成果當中,新民社區又拿出了不同的創意觀念與成績,讓社區居民對社區產生更強烈的認同與信心,因為這些都成為在社區活動中的一個可以訴說的故事。對於未來新民社區,如何運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去發展石雕工藝的下一步?大家認為可以分為階段性的作法來嘗試,首先藉工藝傳授引進關於文化、工藝的觀念與技術,接著在工藝家的協助下,讓社區支持一個創作工坊成立、建立設備,對於一個社區的常態性發展來說,擁有一個完整的工作空間更可以鼓勵居民投入的熱情,也不會讓技術習來生鏽而白費。未來可以發展的工藝課題有無限的想像空間,用石頭作花器、作椅子,作順手好用的農具,工藝還可以更進一步貼近社區生活。
在文化創意產業、創新設計概念等蔚為風尚的時代趨勢中,小農村也在尋找生活中不同的文化體驗經驗,新民社區藉由工藝扶植計畫讓觀念慢慢滲透、同時培養社區更多樣的發展機會。我們也深刻認知,將自身的生活資源作為重心、核心的發想,將是提供源源創意、讓台灣工藝產業再次由地方深耕(生根)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