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灣族是臺灣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在臺灣南部和東部,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就是華麗典雅的服飾,一件充滿美麗圖案、綴上貼布和琉璃珠的衣飾,往往要耗費排灣女子無數日夜的心血,尤其是傳統的夾織繡布,圖案繁複而各具特色,充分表現排灣族的美感意識和創造力。可惜夾織布的傳統發生斷層,技法失傳,近年來才有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努力進行復育,重新摸索,尋找祖輩夾織布的美麗傳統。
【精緻圖紋象徵階級地位】
排灣族相傳源起於大武山,西半部的族群北起大武山,南到恆春,分為北排灣群、中排灣群和南排灣群,位於春日鄉的力里部落即屬於中排灣群。力里部落領域廣闊,高山多,地勢陡峭,境內晚清時期開闢的東西浸水營步道,是當時南臺灣東西部交通的要道,古道沿線有多處部落遺址,動植物豐富多元,自然生態十分可觀。沿著力里溪還可以看到排灣族保存最完整的七佳石板屋聚落,是世界遺產潛力點之一。有別於北排灣群在琉璃珠工藝的蓬勃發展,力里部落致力於傳統織繡的復育。夾織布在排灣族的傳統中不僅是美麗的裝飾,而且富涵生命意義:其一,是迎接生命的誕生(sigaugau);其二,是婚禮服飾(pinaljagi);其三,是生命終結守孝配戴的喪巾。三者都和排灣族人的生命儀典關係密切,其重要性可見一斑。夾織布同時也是排灣族人階級地位和財富的象徵。
排灣族是一個階級制度嚴明的族群,大致分為頭目、貴族、勇士和平民四個階級,階級觀念不僅表現在財產與婚姻,連姓名的命取依階級不同也有一定範圍,更遑論外在的衣服與裝飾。這些限制也表現在夾織布,有些圖案專屬於頭目與貴族,平民階級不能隨意混用。以中排灣群而言,人頭紋(pinasayapan)、人形紋(palineqai)為貴族專用,這種圖案的技法十分複雜,在部落中是限量作品;其次像蛇紋(pukakelayan)、三角紋(palaluljap)、菱形紋(parulepec)則較為普遍常見。不過,由於時代變遷,許多專屬圖案已經開放做為工藝品創作題材,以利於傳統技藝的傳承。
【簡單工具織出瑰麗色彩】
以前在部落社會中,紡織是女人專屬的工作,織布的材料以苧麻為主,婦女必須從採收苧麻、剝皮取絲、捻絲成線、框線、揉線、漂白、染色等,完成一連串步驟,才能開始進行夾織布的編織。這些從取材、成線、漂染到紡織的知識和技巧,都是母女之間代代相傳。排灣族的夾織技法色彩瑰麗多變,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卻可以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案。因為以水平方式紡織,織出來的布匹大約在60公分左右,織物大致為方形或長形,其中一些特殊的織法,都是由家族中的長輩口耳相授。隨著外來宗教的進入,工業廉價織品的取代,以及現代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歷年來部落雖然還珍藏著一些傳統織物,但已經沒有人會織布了。力里部落重拾夾織布傳統的契機,起於莫拉克颱風造成族人珍藏的織物受到損害,在整理檢視的過程中,大家深受這些傳統織物的美感所震撼,有心之士於是擎起復興傳統工藝的旗?,在社區中推展夾織布的復育。可是因為夾織布織法複雜,日治時代又曾禁止傳統服飾,造成這種織法失傳已久,只能從耆老口中探尋一些資料。在艱難的摸索過程中,2010年幸得「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的輔導與補助,由屏東縣春日鄉力里社區發展協會主導,對部落婦女展開培訓計畫,達到初步的成果。2012年,力里社區發展協會再度提出「飛越大武山的彩虹」計畫以深化培訓成果,從技巧的基礎研習跨步到夾織布產品的應用研發。
【美麗織作結合日常用品】
前幾年針對部落婦女的培訓工作,著重在紡織基礎技術的養成、各種織紋技法的重現,以及織物的精緻化。本年度課程規劃重點在於產品的組合加工,結合原住民族委員會伴手禮計畫進行,從2012年7月24日至11月23日,總共安排79個小時的課程,培訓的學員總共8名。課程內容從產品設計的概念開始,然後落實在服飾和皮件的設計,經由織機使用、織紋設計、織品製作到織品組合,進而商品組合,循序漸進,希望讓織品和其他素材結合,激發創意,研創出美麗的產品。學員經過幾年來的訓練,在織布技巧方面較為熟練,但是創意設計能力猶待進一步培養,而且缺乏縫製加工的基礎,一時之間還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學員的作品以及研發成果,包括排灣族傳統圖紋織作──菱形紋、三角紋、髮紋、雙頭蛇紋、人頭紋和人形紋等6式;創意商品設計──藝術品類3件,日用品類52件,有桌巾、衣服、手提包、零錢包和筆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