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雲林縣社區產業文化協會
類別名稱
木竹漆工藝類
城市名稱
雲林縣
內容

以黃朝慶藝師為核心的林北洞簫工藝,在簫、笛樂器製作早已擁有卓越水準。但是一個好的工藝品,除了本身品質之外,如何凸顯在地特色和文化內涵,也是重要課題。接續前一年推廣洞簫工藝的努力,九十九年的「林北洞簫工藝創新計畫」更在包裝上著墨,結合具有在地特色的客家花布、交趾陶、竹工藝,搭配濃厚藝術氣息的書法,為林北洞簫量身訂製匹配的裝飾和包裝,襯托其獨有的內涵。


【洞簫工藝是社區的驕傲】


位居雲林縣東北角清水溪與濁水溪匯流之處, 林內鄉林北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村裡除了種植稻米、木瓜和時令蔬菜,也可以看到菸田夾雜其間,可是老舊的菸樓早已不再冒煙了。林內鄉也擁有豐富的竹材資源,黃朝慶藝師就地取材,憑藉四十多年經驗,製作出高水準的洞簫和笛子,吸引國內外愛好者不遠千里而來。目前全台有近八成的洞簫和竹笛,出自阿慶師的麗聲樂器工藝社。


為了讓居民瞭解這項地方上傲人的傳統工藝,九十八年雲林縣社區產業文化協會提出「林北之音傳千里,洞簫之情永流傳」社區工藝扶植計畫,首次以洞簫工藝為主題,在社區和學校舉辦研習推廣活動。在林北社區這個傳統農村聚落中,一直以來客家人和閩南人和樂共存,昔日村裡一有活動,男女老少總動員結伴參與,是農閒最大生活樂趣。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也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推廣開來,成為社區的一件盛事。


【改進包裝凸顯文化意涵】


九十九年「林北洞簫工藝創新計畫」更上一層樓,除了推廣活動,也從包裝和行銷著手,進行洞簫工藝精緻化的努力。一件優良工藝品固然必須符合基本型制,但是除了完善器用功能之外,還應包含美學理念和文化內涵的呈現,這正是工藝精緻化的著力點。透過結合與凸顯在地文化元素,可以讓工藝品更具獨特性和鑑別性,不僅提高附加價值,也更能深深打動賞購者的心。為了達到洞簫工藝精緻化的目標,執行團隊經過不斷討論,針對包裝及行銷亮點的可能性持續嘗試和測驗,並邀請雲林在地的交趾陶工藝家林進賢、書法家謝美在、竹藝師陳振寬以及服裝織品設計師盧曉丹共襄盛舉,進行洞簫包裝和配飾的設計。交趾陶師傅林進賢結合林內鄉特有生態,創作「八色鳥」和「紫斑蝶」兩款掛吊墜飾。竹藝師陳振寬巧妙構思取材,設計「大竹包小竹」以藏納洞簫,然後由書法家謝美在題上「林北之音傳千里」字樣,成品顯得古樸典雅。盧曉丹則運用客家花布為長短笛子裁製套袋,再飾以蝴蝶意象,鮮活表現林北社區的人文和自然風情。此外,環球科技大學的學生也用心設計了「無人能笛」和「萬種風情」等多款包裝。有了這些新包裝,洞簫和竹笛不論在學生體驗市場、普通零售通路,或者高價專業市場,都呈現出嶄新而體面的樣貌,在吹奏專業功能之外,也變得更加賞心悅目,大大提升文化層面的價值。


【成果發表宛如嘉年華會】


在工藝精緻化同時, 對社區居民和校園學生的推廣活動也沒有間斷。執行團隊在林內國小辦理學童笛子學習課程,並且在六、七、八月每個周六,開設社區居民體驗推廣班。雲林縣農會辦理的小漂鳥夏令營也與林北社區合作,讓八十多位小朋友親身體驗吹奏洞簫和笛子的趣味;在林北生活館現場,他們也觀摩嘗試笛子的DIY製作。而在林內文化圈活動中,也有約一百三十人次的學生和老師參與推廣活動。此外, 雲林縣政府的觀光推廣活動「悠遊雲林──濁水溪尋根之旅」,陸續有各農會、文化處及機關單位來到林北社區體驗洞簫文化,估計逾四百人次。在高雄市舉辦的雲林縣西瓜節,現場洞簫展示兩天吸引破萬人次參觀。最盛大的活動則非結案成果發表會莫屬,有九芎國小的腰鼓陣助勢,林中國小直笛隊演奏拿手樂曲,雲林林內客家國樂團更是清音裊繞,還有茶道與橫笛同台的藝術組合展演,宛如一場嘉年華會。現場也展示此次研發的包裝和墜飾,還有DIY開運笛製作、交趾陶彩繪體驗、洞簫文化有獎徵答等,居民在熱絡互動中,進一步親近林北社區的特色工藝。


【在地工藝更多的可能性】


這次「林北洞簫工藝創新計畫」開發的包裝與飾品,充分結合在地文化與自然生態特色。其實社區早有製作花布包裝袋的想法,卻直到工藝扶植計畫的催生才終於成形。而美麗的交趾陶墜飾則是意外的驚喜,也讓大家注意到地方上這方面的工藝成就。透過這次計畫,林北洞簫有了美麗的新裝,地方上的客家花布和交趾陶也有了新的應用。未來期待林北社區得到更多專業輔導,發展出更多特色工藝產業。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13.html  
地址
雲林縣林內鄉林北村增產路1-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