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工藝中心查詢 » 工藝中心明細
臺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
類別名稱
陶瓷類
城市名稱
台北市
內容

蜿蜒起伏的坡道,空氣中不時飄著硫磺味,鬱綠幽深之處,隱約可見雅致日式建築,偶爾傳出那卡西走唱藝人歌聲──這裡是北投,從日治時期就是聞名全臺的溫泉鄉。現在大家提起北投就會聯想到溫泉,殊不知這個依傍在大屯山畔、得天獨厚的聚落,不止受益於火山地熱,同時也出產優質的高嶺土(白陶土),早在日治之初就孕育出臺灣現代陶瓷產業。可惜,鼎盛一時的北投陶瓷產業,後來卻因為一場災難戛然而止。


【失落的北投燒與大屯燒】


北投,這個凱達格蘭族語中的「巫女之地」,是清代旅行家郁永河帶人採集硫磺的處所,也曾是臺灣「藍靛」重要產地之一,到了日治時代則以「北投燒」、「大屯燒」等陶瓷產品獨領風騷。由於貴子坑出產白陶土,清代北投就有窯場存在,但產量和技術都未成氣候。1896年,日本京都「京燒」第九代傳人帶山與兵衛,最早來到北投設立窯場。1907年松本龜太郎設立「北投陶器所」,聘請京都製陶師傅來臺,製作花瓶、茶杯等器物,以雅致風格見長,受大眾喜愛,稱為「北投燒」;後來陶器所改為「北投窯業株式會社」以公司型態經營,產品遍及餐具、瓷磚、耐火磚與藝術陶瓷,已見產業規模。1923年,賀本庄三郎在北投設立「大屯製陶所」,最初製作素燒花器,後來以生產「鶴紋碗」等餐具為主,被稱為「大屯燒」,與「北投燒」齊名,兩者形成北投陶瓷的兩大體系。戰後,北投窯業株式會社和大屯製陶所被接收合併於臺灣工礦公司之下,名為「北投陶瓷耐火器材廠」,除了延續日治時期的基礎,並且開發各種新式陶製品,如抽水馬桶等,儼然又有一番新氣象。但是由於貴子坑採土過於泛濫,1977年薇拉颱風來襲造成嚴重災害,政府宣布禁採北投土,臺灣工礦公司關閉,進而導致北投陶瓷產業沒落,從此日漸從人們記憶中消逝。


【重新進入大眾視野契機】


雖然北投陶瓷產業繁華不再,但當地仍有許多陶藝工作者,孜孜不倦傳承和守護這項在地工藝。近年來社區意識興起,地方文化傳統受到重視,北投陶藝有了重新進入大眾視野的契機。臺北市北投文化基金會在「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補助下,以「看見臺灣第一北投陶藝」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行動調查、凝聚共識、體驗推廣和產品研發的努力,期待一步步完成重新打造北投陶藝小鎮的願景。早在2003年,北投文化基金會就曾舉辦「北投.陶瓷.願景──北投百年陶瓷回顧與創作」系列活動及研討會,2004年訪查串連過約20位在地陶藝工作者。本年度的計畫進一步調查北投現有陶藝工作室、其創作特色、可否體驗與教學等資料,並整理製作成「看見臺灣第一北投陶藝」折頁,總計收錄蔡曉芳等十七位陶藝家、《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專書作者陳新上、北投社大陶藝班、浩然敬老院陶藝社等的介紹,以及北投陶瓷的歷史變遷和貴子坑的地質特色,讓這項地方特色產業文化一目了然地展現出來。行動調查期間,也分階段逐步記錄與製作影像。本年度完成陶藝家翁國珍的影像紀錄,建立地方特色工藝發展的基礎資料。


【異業結合形成推廣共識】


為了結合地方資源,北投文化基金會也邀請陶藝家、溫泉業者、復興高中、北投文物館、鳳甲美術館、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進行兩場共識討論會議,討論北投陶藝發展方向,並取得行動共識,進行跨異業結合,共同推動這項特色工藝。行動首先結合在地學校,利用復興高中的陶藝教室和師資,開設暑期基礎推廣課程,總共招收20名社區學員,進行八週課程,共計24小時,內容包含北投陶藝的介紹、基礎做陶技法的傳授、陶藝作品的賞析,以及在地陶藝文化走訪與踏查。北投社區大學也邀請在地陶藝家開設「北投陶藝文化與創作」課程,運用活潑多樣性的教法,讓學員可以輕鬆做陶、玩陶、賞陶。為了讓更多民眾輕鬆接觸北投陶藝,北投文化基金會在北投公園溜冰場、臺北市立圖書館石牌分館舉辦兩場「樂陶陶小物DIY」活動,讓大家重拾玩泥土的樂趣,動手做一份給自己的禮物,進而體驗到北投陶藝就在我們身邊。陶藝深度主題行程則邀請溫泉業者參與共同行銷,以預約方式到工作室與陶藝家對話,以陶藝食器、茶器品嘗香茗,動手體驗陶藝DIY,讓遊客深入了解陶藝家的創作理念,感受陶藝生活文化之美,同時走訪貴子坑水土保持園區及工礦公司舊址,從中體會北投陶藝的歷史。

網址
https://www.ntcri.gov.tw/communityinfo_190_3.html  
地址
臺北市北投區中央南路一段45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