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項重頭大戲,則是與鳳甲美術館合作的「北投.陶.人」特展,在2013年1月26至2月17日舉辦,有二十多位陶藝家和創作者共同展出。這次展覽強調「結合過去與現在的北投,展現充滿生命力與生活樂趣的陶人精神。」讓大家再一次認識這個日治時代以來的臺灣陶瓷重鎮。在伴手禮的開發與創新方面,這次計畫從北投陶藝產品包裝的共同識別性著手,設計了兩組伴手禮外包裝。為了開發特色產品,也委請陶藝家嘗試以在地材料──藍泥與溫泉泥,進行釉藥試燒,可惜因溫泉粉含硫較高燒製時會產生氣泡,植物性的藍泥則不耐高溫,所以階段性的實驗暫告失敗。北投文化基金會表示,這次計畫著重在基礎的建立,以「看見北投陶藝」為出發點,再次進行行動調查,組織出陶藝家的網絡,進行教育推廣與傳承、伴手禮開發與創新、陶藝之美行程解說與體驗等活動。在尋找、訪談陶藝家與瞭解需求的過程中,不但凝聚出行動策略對於單位及個人的學習成長,進而推廣行銷,都有極大的助益。未來如何將北投陶瓷的歷史文化和傳奇性,以及北投燒、大屯燒等文物的魅力,組織成生動有趣的「北投陶瓷物語」,在大眾心目中重新勾勒北投陶瓷的形象,經由看見、接觸、體驗、學習、消費而留下深刻印記,仍待在地有心人持續深耕運作。
地處大漢溪、三峽溪、橫溪匯流的沖積平原上,新北市三峽區古稱「三角湧」。早年當地盛產藍染染料植物「馬藍」,並擁有充沛的溪水可供漂洗染布,加上淡水河航運之便,這些先天條件造就染布業的興起,自清代即為北臺灣重要的染布業中心之一,同治、光緒年間更為興盛,三角湧街上染房林立,染布和染料行銷大陸沿海口岸乃至外洋,頗負盛名。然而,物盛而衰,受到人工合成染料發明的影響,以及西式、日式服飾流行的打擊,三峽傳統染布市場逐漸萎縮而終至沒落,如今在民權老街(即三角湧街)徒留各家染房堂皇的店屋立面,發人思古之幽情。
【接續起三峽的藍染情緣】
染布業的消失已久矣,然而三峽的藍染情緣,卻在近年重新接續。秉持地方子弟對鄉土的熱愛,三角湧文化協進會於1999年發起「找尋失落的三峽染」研究計畫,進行傳統手工藍染技藝的研究與地方文化產業再造,並成立「三峽染工坊」推動藍染教學、DIY藍染體驗和藍染文化商品。在2009、2010年,三角湧文化協進會即已連續兩年參與「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以「三峽藍.染三峽──幸福湧現」為主題,執行藍染工藝的扶植計畫。2012年是這項計畫第三度推動,除了延續之前的真皮染色研究,克服研發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進行再拓展的實驗,諸如皮件藍靛套色研究、皮件固色技術的改善、皮件與其他纖維素材結合與應用、行銷通路的鋪陳以及產品設計美感的持續訓練等。2012年的主題商品與伴手禮,則透過工作坊小組討論,選定系列主題,設計實用性高的生活用品,以及能激發購買慾望的商品,其中代表性的三峽藍染皮件伴手禮,是本次專案策畫的重點。另一個重點是包裝設計,針對開發的主題商品及伴手禮,透過小組與專業設計師的溝通討論,經由組員的腦力激盪,提供設計師製作適合藍染產品的專屬包裝,解決三峽藍染長期以來的產品包裝問題。
【主題產品開發創意豐富】
為了提升工坊的能力,由徐雪梅、簡志成、張瑋真三位老師,就皮件染色、包裝設計及美學設計等三大部分規劃專業課程,對學員進行共計80個小時的訓練。皮件染色部份,針對皮料蠟染與型染的技術、試驗、固色、洗滌等問題,由老師做深入的指導;包裝設計部份,採小組討論方式,透過設計師與學員的溝通,發想適合藍染產品的專屬包裝;美學設計部份,則以讀書會方式進行,由講師帶領學員,透過理論學習、集體討論、參訪及體驗,提升學員美感素養。課程進行同時,學員也以工作坊的方式,展開藍染商品的開發。本次8位學員,完成8個系列總共46件個人真皮藍染作品,項目包括背包、提包、小錢包、手機袋、皮夾、名片夾、書衣、夾腳拖鞋等等,品類豐富,大小齊備。同時也由全體學員共同設計出一套名片夾與鑰匙圈伴手禮盒,這項伴手禮盒由每位學員製作20套,共計完成160套伴手禮盒。學員的作品體現了將藍染工藝融入皮件設計的理念,結合多元素材搭配皮件染色,以蠟染、型染技術強化傳統工藝與時尚結合的美感,展現傳統藍靛染色的另類風貌。結業成果展於2012年11月19日在三角湧文化協進會舉行,也將在臺北工藝設計中心辦理展示會。配合展示活動,還製作皮件染色小筆記本與文宣品,宣傳三峽藍染皮件藝術與傳統染色工藝。
【研發精進皮件藍染技藝】
除了主題產品和伴手禮的開發,這項計畫在技藝研究上,持續著墨在皮件藍靛染色的研發。有別於傳統的布料藍染,皮件藍染在許多方面有待摸索學習,過去兩個年度的專案研究中,這部份已經踏出一大步。本年度技法研習的重點,在於將傳統藍染工藝中獨特的絞染、型染及繪染技術,結合運用在皮件藍染上。此外,皮件藍染的固色技術方面,仍有改善的空間。雖然使用皮料為素材,染色的時間比布料節省許多,但是在染色的堅牢度上仍與布料一樣,需要進一步的處理。面對這項課題,是否能夠結合現代科技──如奈米技術,來協助改善天然植物染的定色問題,猶待探討研究,本年度持續拜訪皮件工廠和染色協會尋求專業協助。同時,協進會也委託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對藍染皮革(包括牛皮、羊皮、豬皮)進行測試,以獲取耐汗牢度、耐磨擦牢度、耐光牢度等基礎數據。另一項持續進行的工作,是建立材料供應鏈與代工網絡。一方面調查高配合度的布料與皮料供應商,建立材料供應鏈。另一方面調查在地人力資源,提供代工機會,並整合代工網絡,建立社區產業資源系統。在行銷通路舖陳方面,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除了擁有三峽染工坊的實體門市,也在這次計畫中重新建置三峽藍染網路市集,並且強化網路市集的經營與管理,由於藍染皮件製作成本較高,初期產量有限,先以打樣的成品在網路市集上銷售。來也將與其他工坊、藍染展示館、藍染公園連結,再進一步拓展至外地與其他國家,增加藍染商品的行銷通路,並推動藍染文化產業。
【長期努力達到永續傳承】
從2009年參加「多角化社區工藝扶植計畫」之初,三角湧文化協進會開始針對各種材質進行染色試驗,進而選定皮材做為主角,顛覆藍染只能染布的印象。如今皮件染色邁入第三個計畫年度,每位學員已經發展出各自風格的紋樣和圖案,產品開發也更具系列化和獨特性。經過長期專業課程的訓練與實作,8位學員設計出8個系列藍染皮件創意商品,以及共同設計的伴手禮。這些作品除了個人的創意之外,也融入地方的特色和情感,除了美感和時尚的追求,其實用性更顧及各個年齡層,價位從數百元的小皮夾到數千元的精品皮件都有,產品多元而豐富,充分展現長期以來訓練的成果。長久的鍛鍊是為了達成更高層次的表現,在有限資源支持下,三角湧文化協進會企求以不懈的精神,持續推動三峽藍染文化的發展,讓這項在地的特色工藝,突破時代的限制,永續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