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多年前,一群泰雅族人為了宗教信仰而遠離舊居地,來到這個山谷,建立起三叉坑部落。50多年後發生了一場大地震,三叉坑幾乎全毀,族人無家可歸。」還記得紀錄片「三叉坑」中,總是帶著剛毅、憂鬱眼神的林建治嗎?談起部落廚房、談起市民農園認養、談起童年,林建治不僅幽默感十足,眼神也總是散發著希望無窮的光芒;談笑間,你我都能瞭解他對部落土地的用情之深。。◎市民農園 幫部落走出去。 都市人對深處山區的原住民,有的盡是不瞭解的誤會。原住民趕不上平地農民的腳步,緊追在後種植的作物,留下的是需求高峰退下的大量存貨與損失;家計不安定的族人借酒澆愁,卻又讓平地人對原住民有懶惰愛喝酒的誤解。林建治深知,在買賣、農作種植中,原住民無法與平地農民競爭,唯有為揭開原住民部落的神秘面紗,讓都市人願意到此一窺究竟,甚至喜愛原住民珍惜土地的文化,原住民才有新的契機。林建治經營、推廣市民農園,從原先僅50多位認養者,目前已有200多位認同者加入認養行列,協助部落向外發揚自我文化。。◎產業自主 解決部落問題。 讓林建治夢想起飛的市民農園,承載著許多對部落的情感與責任。原住民部落最常見的社會問題,在於部落內難以謀生,迫使族人得離開部落找尋工作,因此部落內貧窮、隔代教養等問題嚴重。大學時期也在台北求學的林建治,主修圖書館管理,他總開玩笑的說自己並不擅長文件管理,且總是把資料弄得亂七八糟,但他滔滔不絕的功力,卻總能吸引人忘情傾聽。地震後回到部落的他,在參與了一些社區營造的活動後,深感部落必須擁有自主產業,讓族人不需遠離家園謀生,才能徹底解決部落問題,於是市民農園的概念逐漸成型。起初,農園的建立是召集族人共同到此耕種,然後向外販售,不料不敵平地農民的競爭,造成族人損失慘重,於是林建治將農園轉型,轉而向都市人宣揚族人的土地與文化之美,透過認養,讓族人種植的作物,不再受價格競爭的衝擊,還能運用盈餘,照顧部落族人。。◎重拾傳統 關懷族民。 共食,是泰雅族共同狩獵、耕種,共同享用食物的傳統文化;林建治說:「只要共食傳統存在,部落內根本不需要有社會局的進駐。」過去因為保存食物的技術落後,山中物產豐盛,因此原住民少有儲藏的觀念,他們會將自己狩獵、種植的食物,主動與族人分享,當得知有族人受傷或生病,也會自動前往探望並提供食物。如今,建治重拾過去傳統,建立起部落廚房、市民農園,將市民農園栽種的蔬果供應至部落廚房烹調,並執行起「送餐」的活動,也就是在部落廚房的工作人員,會將飯菜送至行動不便的族人家中,照料他們的三餐。。 現今,部落廚房與市民農園,在建治與工作人員齊心打造下,不僅族人不需離鄉背井工作,孩童在下課後也喜歡到此玩耍,而在2樓工作室默默進行編織工作的婦女們,也宛如進行著泰雅文化的傳承與宣揚;未來,在建治的創意腦袋中,市民農園與部落廚房將會有更多新意,敬請期待。
臺中市
和平區
瀏覽次數:2
更新日期:1/21/2021 2:53:28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