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田園料理查詢 » 田園料理明細
劉興武 陽光捕手金漢柿餅
報導
從第一批客家人進駐新埔約270年前,台灣的柿餅工業就已經開始了,因為氣候與風向(東北季風俗稱九降風)的關係,柿餅行業大多集中在新竹北埔與新埔。早期由於北埔的行銷推廣發展較早,北埔的柿餅也比新埔柿餅來得更為出名。這幾年,在柿子代言人--金漢柿餅第三代傳人劉興武的推動之下,新埔柿餅的知名度也逐漸開啟。。 劉興武在家裡排行老么,從曾祖父開始家族向來以種植果樹從事農務維生,政府開放耕者有其田之後,父親把種植耕作的地買了下來,撐起了一家十三口所有的開銷支出。柿餅屬於季節性的產業,還沒實行週休二日以前,九月開始的國定假日最多,當鄰居的同學小朋友開心玩耍的時候,孝順體貼的劉興武卻總是在家幫忙父母親削柿蒂、採柿子,忙碌的時候,劉興武一天就得挖六千到一萬個的柿蒂,才足夠應付隔天曝曬的柿子數量。 。 「放學一回到家裡,書包才剛放下我就開始幫忙了,一直到工作做完了才去寫作業。客家人很重視孩子的成績,我因為不喜歡讀書成績不好,所以只好認真工作,算是一種彌補的心態吧!書讀的沒有別人好沒關係,我只要有一樣專精別人比不上就夠了。」劉興武笑笑的說。。 因為涉入最深,劉興武對柿餅的了解也比其他兄弟姊妹更深入。高中時,父親將辛苦做好的柿餅批發給行口(經銷商),貨物雖然一批一批的出去,錢卻一直收不回來。退伍後,劉興武曾經在震旦行從事業務工作,接觸到行銷領域開始知道介紹商品及客戶服務的竅門,深刻體悟到柿餅傳統產業必須轉型才有生機,劉興武成為柿子代言人的專業生涯也因此展開。。 當劉興武決定將企業轉型要蓋廠房的時候,深受二十多年買地的負債之苦的父親劉金漢起初並不同意,但在劉興武將他的轉型構思全面性解說給父親了解後,劉金漢也就放手讓劉興武開始發揮。從一對一的介紹開始,到後來一人對數百人以上的柿子簡報與生態解說,劉興武一點一滴靠資料與經驗累積,發揮電工科的專長改良生產線機器,一度自覺專業功力不夠,連續到嘉義農專學習三年有關食品加工的知識,並鑽研中醫關於柿子、柿餅的醫藥知識。這一切,都只為了將金漢的「好柿」介紹出去。後來,金漢的柿餅不但不需要將辛苦做好的柿餅批發給商人,也不用出門推銷商品,藉由劉興武專業又活潑的解說推廣,柿子加工品的銷售量也節節上升,對於轉型成功的結果,孝順的劉興武還是將功勞歸給了父親。。 「常常有客人聽完我的簡報,誇我年紀輕輕就做得這麼好。我會告訴對方說:不是我厲害,是我爸爸厲害,要不是他的信任與支持,放手讓我可以有所發揮,我絕對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績。」。 以父為名的柿餅工廠,除了專業,還有一份動人的父子之情,如陽光下遍地的金黃柿子般耀眼。。 秋天來臨之際,新竹吹起了俗稱九降風的東北季風,新埔鎮旱坑里到處呈現一片金黃色的景象,牛心柿從去皮、鋪排到乾燥成為柿餅必須花上七天的時間,不僅得利用溫度掌握柿子的熟度,還必須克服台灣潮濕高熱的氣候與溼度。。 「手工做柿餅是在跟老天爺拼輸贏,任何一些溫度與溼度與風向都關係著柿餅的好壞。前一晚要把柿子去蒂去皮,隔天上午要把削好的柿子拿出去曬,下午得去採柿子,要是下了一陣雨,一切就泡湯了。也就是因為柿餅的手工費時費心,所以柿餅的價錢不便宜,過去是有錢人才吃得到的。」。 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專案輔導以及劉興武等人的推動下,新埔柿餅對外宣傳的行銷觀念與各項機制也逐漸成熟,一顆顆金黃的柿餅從生產提升到結合觀光休閒的高經濟產物,加上新埔柿餅文化節的舉辦帶來大量的觀光人潮,百年的老鎮已經蛻變,成為陽光揮灑的熱情新柿鎮。
縣市
新竹縣
鄉鎮
新埔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