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田園料理查詢 » 田園料理明細
資源再利用 懶人農法實行者Peter
報導
Perma-culture在台灣被翻譯為「樸門農藝」,顧名思義是一種簡單樸實的農耕作法,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得以讓環境永續發展,也有人稱之為「懶人農法」,在國外行之有年,但是在台灣才剛起步,而且在台灣真正將Perma-culture落實於生活中的人,卻是來自於國外的Peter。。◎資源再利用從自己做起。 稱Peter為外國人似乎有點不太恰當,因為他已經在台灣生活十五年以上,說了一口流利的中文,問起有關Perma-culture可是滔滔不絕。Perma-culture是一種概念、一種設計系統,如何將地球的能源有效地發揮利用,如何將「資源再利用」妥善應用於生活中,都屬於在這範疇裡頭,儘管有人也曾將此方法稱為有機農業,不過Peter認為Perma-culture的範圍更大、更廣,因為和科技、農業、都市發展等各種方向都有關係,但重點都是為了孩子們的未來,如何不過度浪費資源,這才是Peter最關心的部分。。 Peter擔心,居住在城市的人若是永遠都依靠外界的力量生活,忘記如何種植、如何下田,有一天也會忘記如何生活,因此從自己開始做起,將「資源再利用」真正落實於生活中,陽台上的器具、花盆全都是「撿來的垃圾」,利用收集來的雨水和廚餘給植物和蔬果養分,Peter笑著說:「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菜可以摘採,真棒!」。◎擅用空間種作物用自給自足。 為了充分地讓空間被利用,Peter與鄰居們於社區的空地種植農作物,木瓜、香蕉、芋頭、玉米等,各種蔬果種植於觀葉植物中,不仔細介紹還以為是雜草呢!不依靠遠方的資源,就近利用土地和能源就能取得食材,就可以減少貨運往返而間接地達到不浪費石油的目的;隨時收集廚餘和落葉,妥善處理後就變成天然且優質的有機肥料,而做到了垃圾減量、資源再利用;利用被丟棄的器材和垃圾製作成了收集雨水的工具,Peter自家陽台上的植物幾乎不依靠水龍頭的水澆花。這些概念,都是Perma-culture的一種實行方式。。 在社區的空地種植農作物,雖然是一種資源利用的方法,卻也曾遭到社區的部分居民反對,幸好,大多數的人不但接受並且開始認同,Peter只簡單的說明了五次關於Perma-culture的課程說明後,每到週六早上,居民們都會自動自發的到原本是垃圾回收場去整理農地。由於蔬果的種植方式接近自然,利用廚餘、瓦楞紙、堆肥等,不用特別照顧也能有所收穫,甚至本來未參與的居民都會跟著來關心生長過程和結果。。 現在,Peter和社區居民不定時的聚會,將自製的太陽能鍋作為烹煮的方法,在餐聚中討論、交流意見,讓大家都能落實Perma-culture的理念。Peter當然也歡迎社區外的人一起共同參與,不過他不急著往外走出去,從自己和身邊的人開始做起,希望漸漸地被大家接受並一起實行。
縣市
新北市
鄉鎮
新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