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田園料理查詢 » 田園料理明細
蔡嘉揚以行動阻擋水鳥消失
報導
大學時代踏入環境科學,因緣際會接觸了海岸生態,現任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揚,是台灣第一位研究起鷸鴴科水鳥的研究者。見證台灣20年來海岸線的變化和頹毀,蔡嘉揚心中有急切的使命感,他發現研究無法保護環境,因此採取行動以減緩台灣水鳥消失的速度。。 他選擇實踐的道路,「研究可以少做,生態保育不能不做。」海岸棲地在人為開發下迅速消失,水鳥數量急速下降。2001年自英國取得環境科學博士後,他選擇投入台灣海岸生態保護,即使面對複雜的地方政治和財團利益,他堅持表達意見,付諸行動。。 原本對天文科學有興趣,卻在聯考分數安排下,1986年蔡嘉揚踏入東海環境科學系,當時正是台灣社會即將解嚴,社會力釋放,反公害聲浪萌芽。在旁聽陳玉峰老師在生物系開課的「國家公園概論」後,啟蒙他關心生態議題。大三時,他修了陳炳煌老師的「生態學」,引領他進入鳥類生態世界。。 由於戒嚴時代軍事管制嚴格,海岸線被完整保護,蔡嘉揚當時調查彰化伸港海邊潮間帶,光是大鷸和小鷸就有3000多隻,遑論其他的鳥類。群鳥振翅漫天的畫面令他震驚與感動,他拿著玩天文攝影的相機,開始捕捉鷸鴴科水鳥的身影,也成了他投入心力的領域。。 台灣海岸線有1139公里,其間包含北部火山海岸、桃竹苗沙岸、彰化泥灘地、南部潟湖、屏東珊瑚礁和花東板塊擠壓形成的海岸山脈。蔡嘉揚說,彰化地區長達6000公尺的潮間帶是豐富的鳥類棲地,吸引大量水鳥。。 然而他觀察,解嚴後的20年間,彰濱海岸在中央和地方的經濟發展計畫下,受到嚴重的傷害,沿海可見的垃圾掩埋場、火力電廠、風力發電,乃至於高污染的石化重工業,在在都對水鳥棲地造成傷害。他也提出彰化潮間帶人為種植的紅樹林的問題,使得水鳥棲地減少,整體生態環境改變。現在,伸港海邊的鷸鴴科水鳥數量已經急速降到800隻,更由於棲地減少,800隻水鳥各分成兩群,自尋生路。。 水鳥數量是環境生態惡化的指標,蔡嘉揚不願只研究水鳥數量消長的現象,他更要問,什麼原因造成水鳥數目減少?他能夠做什麼阻擋水鳥消失的速度?。 2001年,蔡嘉揚協助彰化環保聯盟經營福寶生態園區,將廢耕土地和荒廢漁塭經營成生態棲地的計畫,發展成生態旅遊模式。有感於生態旅遊仍需要建立在堅實的環境教育上,他這兩年來接任了彰化環盟理事長,除了在各種海岸生態議題上表達清楚的環保立場,同時致力推動環境教育。。 透過環境教育,讓人們重新戴上環境意識的眼鏡看世界,他與彰化縣的國中小教師合作,製作環境教育教材,讓孩子們重新認識海岸。「以前,他們印象中的海邊是不毛的惡劣環境,透過環境教育,認識海岸豐富的生態,重新找回自己和環境的關係。」從教育紮根,讓孩子們也能感受到潮間帶豐富的生命力,看到漫天的水鳥飛起,一如他曾經被這塊土地所震撼的感動。
縣市
彰化縣
鄉鎮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