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原住民古道查詢 » 原住民古道明細
日治比亞豪古道(含寒溪支線)
摘要說明
日治比亞豪古道深入泰雅族南澳群的傳統生活區域,古道開鑿於大正8年(1919),遲至昭和5年(1930)之前完工,古道呈現「倒T字型」,目前被行政院農委會列入重要國家歷史步道,其中四季林道並未完全掩蓋舊比亞豪古道的路基,因此大多數路段尚存,也有不少經過溪谷兩岸的路基,因為河流向源侵蝕而崩塌,日治「比亞豪古道」因為臺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山難事件」以及「莎韻之鐘」的故事影響下,逐漸為大眾所認識,其中由原住民陳潔瑤導演所製播的「不一樣的月光」也是以此地的莎韻故事的歷史素材與自然場景為取材對象。
上架日期
10/15/2013 12:00:00 AM
起始點
主線起點東為宜蘭縣南澳鄉南澳村,終點溪為宜蘭縣大同鄉四季村,支線(銅山支線)北為大同鄉寒溪村,再利有享社(Leyoxen)附近接上主線。
長度
主線南澳到四季全長約87.2公里,銅山支線約44.2公里。
歷史說明
日治時期「比亞豪古道」位於今日宜蘭縣大同鄉以及宜蘭縣南澳鄉境內,有主線與支線之別,早期這兩個地方都是不容易進入的區域,最早大概明治30年(1897)就有探險隊伍進入,持續到大正3年(1914)左右,相關的調查活動就逐漸減少了。
原著民族
主要通過奎諾斯社(Rekinos)、金羊社(Kinyan、哈卡巴里斯X(aga-Paris)社)、武塔社(Buta)、利有亨社(Leyoxen)、碧侯社(Piexau)等等。
修築歷史
「比亞豪古道」不是一次就完工,是分批、分段完工,大正8年(1919),古道已經開始著手修築。其中大正10年(1921)5月前後開始修築,因為當時需要修築5處番童教育所之房舍,也應該同時修築里番道路,最為運送材料所需之便,到昭和5年(1930)以前,全段皆已完工。
影響
日治時期,日本官方利用這些「理番道路」,曾經有一些部落(社)先經過「集團移往」政策的搬遷。戰後50年代,還有更大一波的部落遷移,最後遷移的部落為哈卡巴里斯社(Xaga-Paris),山區的部落目前僅剩舊社遺址,沿途所修築的日治時期駐在所建築,目前幾乎不見,或僅剩建築遺跡。
目前狀況
古道可分為「比亞豪主線」與同山含西支線,目前古道僅僅由林務局整修3-4公里以及蓋了2座新吊橋而已,並沒有全面整修古道,目前整段古道仍維持部分通狀態,比亞豪以西部分部分被四季鄰道所取代,以東部分,則古道斷斷續續,大多利用溪谷做為取代路徑,若是沒辦法下溪,則採高遶方式。
研究狀況
日治時期的警察官使駐在所建築物都已經損毀,泰雅族家屋的建築屋也已經不見,目前只剩下地基,「比亞豪主線」的古道過了林務局所整修路段之後的路況不佳,目前舊警察官史駐在所遺址處,已經變成停車場。
人文景觀與特殊自然景觀
1. 莎韻之鐘、墓相關紀念碑。2. 古道、舊部落(社。)3. 吊橋與駐在所遺址。
保存和重用提案
目前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花費許多經費,修築了部分路段與吊橋,不過由於經費不足,僅維修3-4公里,因此我們建議每年編列固定預算與提撥經費,讓部落或是部落內的文化協會每年固定整修路段,首先維持古道暢通,先讓部落從事嚮導,文化觀光與導覽等活動,其次再循序漸進,逐步修護所有路段,未來若是能維修好「比亞豪古道」的話,從促進原住民產業發展的角度來看,長程來看是有利的。
紀錄年份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