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原住民古道查詢 » 原住民古道明細
日治霧社、卡社古道
摘要說明
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霧社、卡社古道」事實上是由兩大段古道合成,分別是「萬大、卡社古道」與「霧社、卡社古道」合在一起,「霧社、卡社古道」為第一次被研究的里蕃道路,通過塞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途中又有重要的曲冰考古遺址,是早期先民活動的足跡,因此沿途的遺址、聚落與古道,在學術研究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指標意義。
上架日期
10/15/2013 12:00:00 AM
起始點
起點為南投縣仁愛鄉霧社,終點為南投縣信義鄉舊巴庫拉斯社。
長度
全長約60公里
歷史說明
日治時期所修築的「霧社、卡社古道」事實上是由兩大段古道合成,分別是「萬大、卡社古道」與「霧社、卡社古道」合在一起,「霧社、卡社古道」為第一次被研究的里蕃道路,通過塞德克族與布農族的傳統領域途中又有重要的曲冰考古遺址,是早期先民活動的足跡,因此沿途的遺址、聚落與古道,在學術研究上,有非常重要的價值與指標意義。
原著民族
主要通過賽德克族霧社、萬大、イナゴ、布農族干卓萬、武界、良久社、卓社、巴庫拉斯等。
修築歷史
大正3年(1914)8月後,日本官方大規模配出搜索隊入山區,抄沒布農族的槍枝,有一隊伍就是從拔社埔進來,沿著濁水溪主流,往山上抄沒槍枝,所走的路線大致與往後所開的警備古道,略為相似。
影響
此警備道從布農族卡社群族人居地─巴庫拉斯社,通過舊能高郡轄內的萬大社,因此嚴格應稱為「巴庫拉斯、萬大古道」,起點為巴庫社,通過久社,當古道一過聞聞社後,便進入能高郡管轄範圍內,迄於萬大社,過了萬大的後段古道,應改稱為「萬大霧社古道」。日本官方便將此道延長至霧社,穿過埤亞南鞍部至臺北州,成為臺灣當時縱貫內地中央山脈地塊唯一的「番地縱貫古道」。
目前狀況
日治「霧社、卡社古道」,其出口分別為仁愛鄉的霧社以及信義鄉地利村的舊部落巴庫拉斯社,古道沿著濁水溪主流的沿岸修築,目前仍殘留的路段為イナゴ附近以及武界到巴庫拉斯社,由於歷年來921地震」、「八八風災」以及數次的大雨後,目前古道柔腸寸斷,僅剩下一些吊橋橋柱遺跡以及片段的古道。
研究狀況
武界附近的古道被現今公路取代外,遠離武界部落,即可發現古道的蹤跡,目前除了進入溪谷的路段,以及5-6 個大崩塌地外,可以經良久社,一路通行到文文社,可惜文文社到巴庫拉斯社之前古道,目前有大崩壁橫阻,無法通行,不過綜合來說還是可以維修此道,作為振興部落觀光產業之基本元素。
人文景觀與特殊自然景觀
l. 松林部落後方的古道遺跡。2.日治干卓萬駐在所遺址。3.武界水壩與壩旁岩壁上的古道遺跡。4.武界到巴庫拉斯段的古道遺跡。5.布農族良久社與文文社舊社遺址。
保存和重用提案
配合部落產業,如香糯米、甜桃等部落農作產業,應該可以發展出屬於濁水溪中上游的休閒產業,其中由於從霧社到武界一帶的古道已經幾乎都變成公路,也可考慮利用「自行車道」串聯起登山旅遊圈,替山區的原住民多一種生計觀點與考量。
紀錄年份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