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宜蘭 » 歷史建築查詢 » 歷史建築明細
羅東林鐵八號隧道
種類
產業設施
歷史沿革
太平山林木之採伐始自1915(日大正4)年,林木砍伐後利用索道與軌道運至土場,利用蘭陽溪水「管流」(或稱「放流」)至員山貯木池,並設營林所宜蘭出張所。後因管流不易管控原木品質,加上蘭陽電廠的興築將使溪水改道,故台灣總督府在1921(日大正10)年決定將出張所自宜蘭移轉至羅東,並將運材改採鐵道輸運,自土場到羅東竹林站,屬太平山森林鐵道之「平地線」,一般通稱「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分由三個不同單位所興築: 1.土場至天送埤段:由台灣電氣興業株式會社所興築,始築於1918(日大正7)年,1921(日大正10)年完工。自土場起,經濁水(今「樂水」)、牛鬥、清水湖(今「清水」)至天送埤,長度約為19.36公里。 2.天送埤至歪仔歪段:原為台南製糖株式會社所有,自1921(日大正10)年起營林所租為運材之用。自天送埤起,經三星、二萬五(今「萬富」)、大洲至歪仔歪,長度約14.52公里。 3.歪仔歪至竹林段:又稱「羅東街寄附線」,為羅東街民捐獻所興築,長度約3.07公里,於1924(日大正13)年完工。 羅東森林鐵道之軌距為762公厘,與山地線軌距相同,全線採25磅鋼軌,以15噸之蒸汽機車頭曳引運材台車,約可達15輛,運送材積約70立方公尺。羅東森林鐵道全長36.4公里,自1924(日大正13)年1月27日起開始正式運轉。1926(日昭和元)年5月起開辦客運業務,並設置土場至竹林間各森林鐵道車站共計十處。 1970(民國59)年,為使羅東森林鐵路能與臺鐵宜蘭線連接,遂增設了竹林站至羅東火車站間約一公里長之延長線;另為方便羅東民眾搭乘羅東森林鐵道,在羅東火車站北端增建了「森林鐵路羅東車站」,於1971(民國60)年落成啟用。羅東森林鐵路自完工營運後,雖解決大量原木與工民的運輸問題,但常因颱風或大雨而導致損壞。每次損壞,均需耗費數月方能搶修完成,保養費用甚鉅。在戰後,森林鐵路在1963年前即已有擬拆之議。直至1978(民國67)年9月21日,森林鐵道在黛拉颱風侵襲下軌道嚴重受損,加以客運量銳減,原木運材亦漸為公路卡車運材所取代,因此在1979(民國68)年8月1日起停止運輸營業,結束其56年之運材任務。
外觀特徵
鑿開山壁岩層為隧道形式
室內特徵
羅東森林鐵道在土場至天送埤段,路基均沿蘭陽溪南岸之河川地或山壁架設,沿途需經多望溪、天狗溪、碼崙溪、東壘溪、清水溪等與蘭陽溪匯流之溪口,故為全線橋樑與隧道最多之路段。在橋樑方面,共計有138座,均為木作橋樑。在隧道方面,自天送埤至樂水段有7座,自樂水至土場有4座隧道,共11座。 羅東森林鐵道在不同地質構成路段,隧道的處理方式不同。如蘭陽電廠圓山分廠附近之隧道因土質較多,容易湧現水脈,故多以混凝土或磚石覆蓋以增其耐壓力。若在岩層為主地質路段,則直接讓開鑿過後之岩層裸露。如智腦隧道即屬片頁岩層,故採「素掘」工法,亦即以人工開鑿,並為防止隧道頂崩塌,在隧道內部會以木材支撐鞏固洞壁,為羅東森林鐵道隧道之最大特色。 隧道內所使用支撐木架又名「撐架」,分為「牌坊型」與「合字型」二種,架設方式係沿隧道開鑿邊緣面架設,所使用之木料多為紅檜、扁柏等高級木材。 智腦隧道(樂水村當地人之通稱,此隧道原來並無名稱),為自天送埤端算來第八座隧道,故又稱「八號隧道」,位置在大同鄉樂水村(舊名「濁水」)宜51號道路約12公里處,由智腦部落入口處往右側舊森林鐵道道路南行約350公尺之蘭陽溪畔堤防邊,海拔約320公尺,長約40公尺。隧道主要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在南端出口約5公尺處則約呈正南北向。隧道前後以混凝土加固,混凝土部分高約5公尺,寬約4.6公尺,深度約5公尺。洞口略呈馬蹄拱形,高約4公尺,底部寬約2.5公尺,最寬處約3公尺。隧道內部採素掘工法,可見手鑿岩壁,素掘部分長度約30公尺,原有木作支架支撐,今已全毀。目前隧道在北側仍留有六座原支撐軌道之土墩。隧道出南口後即遇蘭陽溪支流,故原有木造橋樑連接,今亦不存。故為安全起見,隧道在南端處被以土石填塞,僅留上端些許開口。隧道內略顯潮濕,有大葉鼻蝠(台灣最大型蝙蝠)棲居。 羅東森林鐵道之隧道仍有數座留存,但大多保存不佳,且因位置多近蘭陽溪河床,時遭河水淹沒,可及性相當低。智腦隧道為11座隧道中保存最為完整、且可及性最高者。
現狀
保存尚佳,目前閒置,隧道內有大葉鼻蝠棲息。
構造方式
素掘工法,原以檜木架支撐鞏固隧道頂緣
使用情形
閒置
周圍環境景觀
自碼崙至智腦部落之宜51線道路兩旁樹木林立,形成相當美麗之綠色隧道,加以此地機動車輛不多,相當適合做為自行車道。宜51號道路在進入左側智腦部落與右側往智腦隧道處開始往上爬升,可至土場。隧道西側則臨蘭陽溪畔,對岸可見台7省道。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1010005146B號
登錄理由
1.本隧道為太平山森林鐵道平地線土木工程之一部份,見證太平山林業之發展歷程,具歷史、產業文化與技術等價值。 2.為羅東森林鐵道十一座隧道中保存較為完好、安全較為無虞且交通可及性最高者。 3.採素掘工法,可見裸露岩層,具獨特性。 4.隧道內部有大葉鼻蝠,外部有豐富樹種與蝴蝶,並濱蘭陽溪畔,具豐富生態。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暨「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相關規定。
應重點維護之事項
隧道內部構造及大葉鼻蝠
管理人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型式
實體物件
所在地理區域
大同鄉
定著土地之範圍
宜蘭縣大同鄉樂水村智腦部落西南方約350公尺處之蘭陽溪堤防旁
土地所有權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
公告日期
7/23/12
創建日期
西元 1918 年
竣工日期
西元 1921 年
聯絡電話
03-9322440
位置或地址
宜蘭縣大同鄉樂水村智腦部落西南方約350公尺處之蘭陽溪堤防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