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宜蘭 » 文化景觀查詢 » 文化景觀明細
二結圳
簡要描述
二結圳的歷史沿革 萬長春圳源起清領時期東勢清水溝堡,當時長慶源圳圳戶林金興、陳奠邦與邱吳成圳圳戶、邱德賢、吳國珍等,因二圳戶所開水圳為同一圳頭水源。每逢乾旱之際,未免有競爭之虞,且一源分二圳,歷年工資亦覺多倍,因此二圳戶經議妥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共合為一,共同換立圳號「萬長春」。 萬長春圳為五結圳、二結圳(舊稱三結圳)、四結圳之總稱,源自清水溝堡、清水溪及附近湧泉。民國42年6月因水源逐漸枯竭,為充沛灌溉水源,台灣省農田水利會於歪仔歪(冬山鄉柯仔林)設施萬長春圳渠首工、及其附屬工程。並自安農溪導入水源,經溪底涵洞(615.3公尺)穿越廣興溪,出羅東仁愛里(羅東運動公園附近)二結圳在此與五結圳、四結圳分支,流經羅東復興里(復興橋)後進入大二結地區。早期二結圳水源清澈,除灌溉外為兩岸附近居民提供飲水、浣衣、洗滌、蘊育稻苗、水牛泡水、孩童戲水等空間,在當時的生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於兩岸護堤均由圓石砌成,水中也有相當豐沛的魚蝦與生物,釣魚、抓蝦、摸蜆,都成為附近兒童的共同記憶,甚至二結圳還提供了居民年老壽終的「請水」(入殮前一項民間習俗)儀式空間。
種類
水利設施
鄰近地標
鄰近地標:與舊蘭陽大橋、二結穀倉、鐵路二結站二結圳溝橋、二結王公廟、慈林紀念館、興中紙廠、舊店街、磅
內容與範圍
從羅東鎮仁愛里與五結鄉鎮安村交界處起至二結火車站鐵路橋,全長計2120公尺,在多次的踏堪過程中發現全程依環境現況及可利用的地形地景之特色,大致可根據路線上一些跨越水面的橋樑為界,將全線分為九個提報段落。
現況
二結圳屬萬長春圳灌溉系統的一環,源於清代即已開闢,目前功能尚存。
特徵
二結圳緩緩流經大二結地區,沿著河岸附近保存著特殊的人文環境與歷史空間,讓大二結地區擁有 豐富的文自然資源。
特殊價值
萬長春圳源起清領時期東勢清水溝堡,當時長慶源圳圳戶林金興、陳奠邦與邱吳成圳圳戶、邱德賢、吳國珍等,因二圳戶所開水圳為同一圳頭水源。每逢乾旱之際,未免有競爭之虞,且一源分二圳,歷年工資亦覺多倍,因此二圳戶經議妥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共合為一,共同換立圳號「萬長春」。 萬長春圳為五結圳、二結圳(舊稱三結圳)、四結圳之總稱,源自清水溝堡、清水溪及附近湧泉。民國42年6月因水源逐漸枯竭,為充沛灌溉水源,台灣省農田水利會於歪仔歪(冬山鄉柯仔林)設施萬長春圳渠首工、及其附屬工程。並自安農溪導入水源,經溪底涵洞(615.3公尺)穿越廣興溪,出羅東仁愛里(羅東運動公園附近)二結圳在此與五結圳、四結圳分支,流經羅東復興里(復興橋)後進入大二結地區。早期二結圳水源清澈,除灌溉外為兩岸附近居民提供飲水、浣衣、洗滌、蘊育稻苗、水牛泡水、孩童戲水等空間,在當時的生活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由於兩岸護堤均由圓石砌成,水中也有相當豐沛的魚蝦與生物,釣魚、抓蝦、摸蜆,都成為附近兒童的共同記憶,甚至二結圳還提供了居民年老壽終的「請水」(入殮前一項民間習俗)儀式空間。
公告文號
府文資字第0950006828號
登錄理由
二結圳屬萬長春圳灌溉系統的一環,源於清領時期即已開闢,目前功能尚存。二結聚落密佈歷史空間,由水圳貫穿串連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54條暨「文化景觀登錄及廢止審查辦法」第4條
型式
實體物件
所在地理區域
五結鄉
公告日期
12/15/06
位置或地址
宜蘭縣五結鄉大二結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