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古道建於清代,是大溪九大古道之一,因整條古道以石板舖成得名,為昔日往來大漢溪碼頭與大溪老街的主要通道,因此又名「碼頭古道」。河運興盛時期,大漢溪岸桅檣林立,碼頭上的挑夫呼朋引伴趕忙搬運貨物,在古道上不斷穿梭往返。當時石板古道是桃園及中壢一帶通往角板山等內山地區唯一的道路,是負責運送大溪山區所產的茶葉、樟腦及其他物資到艋舺、大稻埕,以及國外各地等區域,可見其重要的交通及防禦地位。大正13年(1924年)起桃園大圳引大漢溪上游溪水灌溉,使大漢溪流量大減,而台北桃園間縱貫公路完工促使陸路運輸興起,大溪做為貨物集散轉運的功能大減,古道從此漸漸沒落。石板古道攀越了近30公尺高的河階斷崖,長度約150公尺,自大漢溪河畔起,呈「之」字形曲折蜿蜒而上。石板是利用棄置的壓艙石及溪底石,石板粗澀不生苔,石階的階距平緩低矮,減輕碼頭工人挑夫們的負擔,轉彎處寬廣,提供挑夫暫時歇息場所;石板古道沿途經過大慶洞口、普濟堂、大溪老街等地,路面石材以大漢溪的溪底石及壓艙石鋪設而成,曲折的道路各段寬窄不一,大部分為階梯,少部分則為斜坡,石板古道寬者可達2.1公尺,窄者僅1.5公尺,石板寬15~20公分不等,高5~10公分之間,深30~60公分,行走時極為容易,對於昔日搬運貨物上古道的挑夫而言,可以較輕鬆的步伐行進,減輕負擔。
335
一、 位於大溪和平老街底,可連接到大溪觀光吊橋。
二、 每年農曆6月24日普濟堂關聖帝君誕辰遶境,是大溪最熱鬧的宗教慶典活動。
2024/07/02 11:03:16
一、 大溪橋頭停車場(計次收費,每次收費50元)
二、 大溪月眉停車場(例假日和國定假日收費、半小時收費10元,收費時段上午8時至下午8時)
免費
• 星期日:00:00 – 23:59
• 星期一:00:00 – 23:59
• 星期二:00:00 – 23:59
• 星期三:00:00 – 23:59
• 星期四:00:00 – 23:59
• 星期五:00:00 – 23:59
• 星期六:00:00 – 23:59
03-3882201
335 桃園市大溪區普濟路39號旁
更新日期:11/3/2024 1:02:5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