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明細
碧雲寺
說明
俗稱新巖。
中文發音
Biyun Temple
一般發音
Biyun Temple
別名
新巖
縣市
臺南市
區域
白河區
村鎮
仙草里
類型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歷史典故
嘉慶十三年(188)鶴齡禪師的徒弟應祥禪師在枕頭山山腰新建廟宇,稱為碧雲寺,因相較於大仙寺,始出現新巖、舊巖的名稱。根據《臺灣採訪冊》記載當時景緻如下:「嘉慶丙子春,餘至其地,經九重溪,歷經十二曲澗,緣崖轉北而東,躡石蹬,上岡脊,南望阿中,有猿洞、蝙蝠洞。南里許,地多雲,昏旦,坌入,咫尺不可辨,是所謂碧雲寺者也。」昭和六年(1931)碧雲寺交給番社(今東山鄉)庄長陳按察所管,始由大仙寺分支管理。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