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明細
慶善宮
說明
竹橋庄廟慶善宮,咸豐二年(1852),原黃姓奉祀於港墘仔的梁王、康王、池王、楊府和普庵祖師等五神分家,七十二份分得梁府千歲。
地標說明
址在竹橋村三鄰35號
中文發音
Qingshan Temple
一般發音
Cingshan Temple
縣市
臺南市
區域
七股區
村鎮
竹橋里
類型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歷史典故
咸豐六年(1856),張萬與洪連生創昭德堂,合祀張姓的朱府千歲與黃姓的梁府千歲。民國三十六年(1947)改日治時期的集會所為公厝,並將名稱改為武安堂。民國四十年(1951)重建武安堂。民國六十六年(1977)改名長興宮,民國六十九年(198)再改名慶善宮,民國七十年(1981)重建。今竹橋以牛犁歌,七十二份以正音參與西港仔香。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