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宮之創建遠溯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時鄭氏為驅荷逐寇、反清復明,率兵由鹿耳門北線尾登陸,並隨奉天上聖母,入臺後,安奉於媽祖宮,以祈求神靈庇佑,後派兵順水路入西港駐紮隨身恭請境主公、中壇元帥,以做庇護。後乃由地方有識之士,集資於本宮現址(傳為鯉穴聖地)建立神壇,供奉境主公、中壇元帥諸神,時乃康熙年間,為本宮創立之源起。n迨至康熙五十一年(1712),鑑於參拜日眾,始將簡陋之神壇,改建為小型廟宇,並署名「慶安宮」,為本廟建廟之始。隨後乃前往媽祖宮,恭迎天上聖母入宮奉祀,並配祀城隍境主、中壇元帥、福德正神
址在西港鄉慶安村慶安路。
Qing-an Temple
Cing-an Temple
臺南市
西港區
慶安里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另在《台南縣鄉土史料》慶安宮林森澤先生提供相關資料如下:本宮創建於西元一六六一年清順治十八年距今三二八年,建廟之初奉祀城隍境主、中壇元帥、嗣後從媽祖宮分香恭迎「天上聖母」奉為鎮殿主神,廟名「慶安宮」即慶祝平安之意。本宮草創之初規模狹小,旋于清康熙年間重修一次,後至清道光二十七年歲次丁未年,本宮總理謝淡格生員李紀雲,耆老林敬老,方元德、李活水、黃清源等第二次重修、清光緒二十七年歲次辛丑、黃玉振、王杞等第三次重修,民國十九年歲次庚午王李慶、郭清淵、黃圖等第四次重修,民國三十六年歲次丁亥,總裁郭泰山搢紳王李慶管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臺灣省文獻會、《台南縣鄉土史料》,臺灣省文獻會
更新日期:11/3/2024 1:06:2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