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明細
億載金城(大砲台)
說明
砲台因與北邊的小砲台相對,故稱大砲台。
地標說明
位於二鯤鯓,即所謂的南塭。
發音
It-tāi-kim-siânn (Tuā-phàu-tâi, Kim-siânn)
中文發音
Yizaijincheng (Dapaotai )
一般發音
Yizaijincheng (Dapaotai )
縣市
臺南市
區域
安平區
村鎮
億載里
類型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語言
臺灣閩南語
歷史典故
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藉琉球漁民遭牡丹社原住民襲擊,出兵犯台,沈葆楨基於加強海防,於二鯤鯓築砲台,是台灣近代第一座西式砲台。砲台完成於光緒二年(1876),砲台高約一尺,前後共置五尊大砲,四週築有深濠,內有寬闊場地供兵操練,並挖有池塘。在中法、中日戰爭中,均曾發揮防禦功能。清末火砲傾毀,砲台頹圮,已無軍事價值,遂步入荒廢命運。民國六十四年台南市政府曾整修,現今市府仍請專家進行勘驗開挖,工程中陸續有古物出土。原隸金城里。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