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安平天后宮,在清代稱天妃廟,俗稱媽祖廟;乾隆二十五年(176)之《續修台灣府志》,記載為「天后廟」;同治十三年(1874)沈葆楨改為「開台天后宮」。
原址位於今石門國小,即原安平378番地,包含校舍及操場。
Má-tsóo-king (Tio̍h-mn̂g-kuán)
Mazu Temple
Mazu Temple
天妃廟、舊天后宮
臺南市
安平區
石門里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相傳建於明永曆二十二年(1668),乃鄭成功自湄州奉請台來。鄭氏攻退荷蘭軍隊之後居台灣城,並暫時安置媽祖神像於內府之原荷蘭教堂,經數年之後的休養生息,市街東側的渡口一帶聚落形成(即十二宮),遂建媽祖廟於鎮渡口西側,即天妃廟。(林鶴亭,1976:16-18)n馬關條約簽後,日軍入台南時曾有一班清兵躲入廟中,慘遭日軍圍殺,後來日軍在廟後挖坑就地埋之。安平人鑑於此事不敢前去廟中拜拜,廟中香火遂漸趨冷清。日人遂以廟地作憲兵宿舍,於是地方人士決定將媽祖廟之神像分祀各社。經抽鬮議決:大媽祀於廣濟宮(海頭社);二媽祀於
《臺灣地名辭書(卷廿一)臺南市》,臺灣省文獻會
更新日期:11/3/2024 1:06:29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