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類明細
懷恩堂
說明
南化水庫興建時挖出三百多具抗日無主烈士的骨骸,將之裝在骨灰甕,安置在忠魂塔旁。民國八十一年(1992)懷恩堂完工,將此骨骸放置於懷恩堂納骨塔供人憑弔。
發音
Hun-hn̂g-á
中文發音
Huai-en Temple
一般發音
Huai-en Temple
縣市
臺南市
區域
南化區
村鎮
南化里
類型
具有地標意義公共設施
歷史典故
噍吧哖事件發難地點包括南化、玉井、甲仙、左鎮、內門、新化等鄉鎮,事件發生前,南化鄉是主要戰場,南化鄉民投入者眾。而事件結束後,鄉內16歲以上壯丁全遭屠殺,被殺地點約在玉山村溪東及關山村南化水庫淹沒區。因當時傷亡嚴重,英靈作祟地方,故於本鄉南化村建紀念碑和忠魂塔。後南化水庫興建時挖出三百多具抗日無主烈士的骨骸,將之裝在骨灰甕,安置在忠魂塔旁。民國八十一年(1992)懷恩堂完工,將此骨骸放置於懷恩堂納骨塔供人憑弔。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七)臺南縣》,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