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全台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查詢 » 臺灣地區地名資料_自然地理實體類明細
八卦山
地名說明
「八卦山」之稱起於何時,史無可考,惟從乾隆年間已屢見於諸文獻;一據稱是:乾隆年間天地會中之八卦會以彰化地區為活動中心,推想「八卦會」之名稱可能與「八卦山」有關;但一般認為:嘉慶年間彰化知縣胡應魁建太極亭於縣署後,依「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義而命名者。
地名說明
指八卦臺地西北邊山峰,海拔高97公尺,位於彰化市區東邊、卦山里境內。
地名發音
閩南語發音
中文發音
Bagua Mountain
一般發音
Bagua Mountain
城市
彰化縣
區域
彰化市
鄉鎮
龍山里
類別
自然地理實體
歷史典故
「八卦山」,在清康熙56年(1717)稱為「寮望山」或「望寮山」;雍正9年(1731)大甲西社平埔族武力抗爭,翌年平定後,建一亭於山上,名「鎮番亭」,山稱「定軍山」,以記武功。清嘉慶16年(1811)在定軍山(八卦山)上建「定軍山寨」,簡稱「定寨」,因此地可說是整個彰化市區的制高點,站在此地往下望,整個彰化平原景觀可說是一覽無遺,「定寨望洋」昔被列為「彰化八景」之一;但也因此因素,八卦山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不論清代之多次民變、或日軍佔臺時,均有陷為戰場;日治時代,日人夷平定寨改建為神社,大正3年(1914)在此建立北白川宮紀念碑;戰後,民國45年(1956)拆除神社與紀念碑,改建八卦山大佛,高達23公尺,成為彰化市最明顯之地標(彰化市志,1997:18-19)。由八卦山上標的物的改變,也可見證了臺灣政權演變的情況。
參考典故
《臺灣地名辭書(卷十一)彰化縣》(上),臺灣省文獻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