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gangshan
Huagangshan
花蓮縣
花蓮市
民權里
自然地理實體
海拔約20公尺,為市區重要的文教、醫院及休閒場所。廣義的花崗山包括民權里、民族里與民生里。明治29年(1896),日軍初至花蓮時,以花崗山頗為險要,曾在山頭整地住紮。明治35年(1902),安平港燈臺移來花蓮港,就在現今花蓮街1號花崗山東南方上,設置「花蓮港燈臺觀測站」,兼作觀測氣象。明治41年(1908),「七腳川事件」發生,日軍攻打七腳川,並剷平花崗山頭約10公尺,從今天的中正體育館前,將山頭剷起,把黃砂質的土壤往東邊傾倒,而闢出了現今的運動公園場地。後來日本人將此山丘稱為「花崗山」。明治42年(1909),花岡山頭剷平後,2月18日七腳川戰事結束,攻打七腳川的日軍及警察隊在花崗山舉行解隊式,日後並成為日警、消防隊的訓練場所。同年並在花崗山西南麓興建「花蓮港醫院」(今署立花蓮醫院)。明治43年(1910)4月,在西南麓建「花蓮港尋常高等小學」(後改「朝日國校」,戰後改設「成功中學」,然後撤銷成為省立花師、師訓班,最後改稱「花崗國中」)。大正11年(1922)2月,花崗山闢建為「花蓮港公園」,開放為民間休憩場所,7月也完成了花崗山游泳池。昭和2年(1927)4月1 日,興建「花蓮港高等女學校」(今花蓮女中)。昭和4年(1929)2月12日,阿美族集資興建完成「昭和紀念館」(光復後改為「中山堂」,民國75年(1986)又改建為現在的「國軍英雄館」),並將花蓮港公園整理成田徑場。昭和17年(1942)3月31日,花蓮港燈臺移至美崙,只留下颱風信號塔。民國35年(1946)元旦,花蓮港公園也更名為「中正公園」及「美齡公園」。民國55年(1966),中正公園遷移至忠烈祠,此地就興建成「救國團花蓮縣團委會」。民國61年(1972),增建「中正體育館」,民國63年(1974)建棒球場,又在美齡公園內增建花蓮市長壽俱樂部。而花蓮水利局遷移之後,改建為「國民黨花蓮縣黨部」。民國70年(1981),花崗山棒球場拆除,改建「花崗山運動公園」。民國73年(1984)又建「花蓮學苑」。民國83年(1994)中正體育館重建完成(筒井太郎,1985:100-101;申慶璧,1994:211;張家菁,1996:68-71)。
《臺灣地名辭書〈卷二〉花蓮縣》,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更新日期:11/30/2024 2:27:29 AM